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进行了盛大而庄严的加冕仪式,这是一位伟大女性的全部磅礴风范的展现。
根据英国法律,英国国王没有实权,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英联邦各成员国之间的稳定和凝聚力。实际上,这一点早在1926年《贝尔福宣言》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英国帝国内的自治社区,在任何方面都不得相互服从,在王室的共同忠诚下联合起来,并自由联系在一起,作为英联邦成员国。”因此,英国国王只是英联邦的无形“最高元首”,掌握着英国和英联邦的15个成员国。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之初,面临着二战后英国国力的严重衰落。尤其是在乔治六世执政晚期,英国面临着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殖民地相继独立的局面。
在英国帝国的解体背景下,爱尔兰宣布独立,成立了共和国并退出英联邦。而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中,一个又一个殖民地纷纷获得了自由,大英帝国的壮丽旗帜已随风飘扬。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位英国最高元首,在1961年访问加纳,以其高超的外交手腕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次访问不仅安抚了恩克鲁玛留在英联邦,而且削弱了苏联对加纳的影响。她的到来受到了当地邦元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在国宴上她年轻美丽的风采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人。当时的总统恩克鲁玛在为她敬酒时发自内心地说:“席卷非洲的风暴已经来临,但不管发生什么,我们对您陛下的尊敬和爱戴将永远不会改变。”
又如在1964年,赞比亚宣布独立之后,选择留在英联邦,当时的总统卡翁达就曾表示:“这一切完全是因为女王的魅力,没有她,我们可能早已逐步远离英联邦。”
伟大的女性总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英国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仿佛定义了新时代的女性。她崭露头角于1979年,以其铁腕手段和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颠覆了英国政治舞台。撒切尔夫人执政的11年中,不断地推行着撒切尔主义,极力促进着英国的商业和工业发展,虽对某些利益受损的企业家而言是一场灾难,但英国的国力与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然而,这位强势的女性政治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遭到党内的反对和失败的压力。她下台时曾说过:“我是因为自己的观点失败了,而不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对我的支持。”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这位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十分尊重和关注,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向她表达遗憾和惋惜,特地邀请她一起观看会,撒切尔夫人也一直心怀感激。在撒切尔夫人的80岁寿宴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出席,让撒切尔夫人看到了友谊与温暖。最后,女王也亲自出席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她在这位女性政治家的最后时刻,给予了最深沉的敬意和缅怀。
伊丽莎白二世这位身居最高权利的女性,在向人民身负重任的路上,深感这一位置的艰难与不易。在许多禁忌和传统中,她始终是一位强守敬虔信仰和道德标准的保守女性。
然而,当年壮丽璀璨的王室传统,却因为戴安娜王妃的闪耀离散而被人抨击。1997年,戴安娜惨遭车祸身亡,愤怒和悲痛的英国人走上了街头纪念,唯王室成员坚守着冷漠的态度,这令人们感到心寒,对王室产生了不满和不解。
这种情况还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他们发表了报导和刊文,抨击王室的态度,公众的不满也在不断升温。
但就在这已经引起公愤的时候,伊丽莎白二世却为了亲自表达对戴安娜王妃的哀悼,与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一同出席了她的葬礼。这一行动被认为是王室历史上的一大突破,更是伊丽莎白二世母仪天下般的感受和试图化解公众对王室的不满与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2021年的圣诞祝福致辞,她再次用电视直播的方式,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想想看,伊丽莎白二世自己的亲人戴安娜王妃去世时,她曾是有多么的悲痛和难过。然而,为了对逝者表示最后的尊敬,她向人民传达了对戴安娜王妃的缅怀之情。
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当年戴安娜去世时,英国王室成员不得不在她的灵柩经过白金汉宫时向它鞠躬。这其实是一项繁琐而又严谨的仪式。尽管伊丽莎白二世已经几十岁了,但她仍坚定地出席了这样的场合,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
这就是伊丽莎白二世,这位长盛不衰、光彩照人的女性,她受人爱戴的原因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她无私舍己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仰。
或者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要数她一辈子都在遵守自己当年加冕时的誓言——“我将终身为英国和英国人民服务。”
这其中蕴含着她那坚守着贵族骑士精神的内心追求,以及那无可动摇的责任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王者之道。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坚定不移,她才在闪耀的皇冠之下承受着压力和坚毅,并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曾停歇。
就像那一次会见军官时“打趣”自己的腿“动不了”一样,伊丽莎白二世仍然以她无与伦比的幽默感,感染着每一个人。
她的一生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传奇,她的坚持、她的敬业、她的执着,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珍藏的精神财富。
这就是伊丽莎白二世,这位长盛不衰的女性,她以自己无上的品德和信仰,成就了传奇,铸就了辉煌。在她的努力下,英国从一个饱受战争和困境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的一支强大力量。
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伟大女性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