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元年(1628年)的冬季,崇祯帝朱由检下诏选内阁大臣。当时,温体仁虽然威望不足,但他深知皇帝的心思,因此上疏指控钱谦益受贿、结党,并且提及天启二年的浙江会试事件。钱谦益曾主持会试录取了被告发的人物,这件事本已定案久远,但温体仁重提旧事,让崇祯帝心动。
次日,崇祯帝命六部科道官员集中文华殿,与温体仁和钱谦益对质。钱谦益委屈不已,而温体仁则盛气凌人,他说自己不过是言官,不应参与朝推,更何况涉及社稷安危。而且,钱谦益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没有一个敢说话的大臣。他不忍见皇上孤立,所以不得不说。此言触动了崇祯帝的心,他早就怀疑有廷臣结党。
然而,当内阁大臣都说钱谦益无罪时,章允儒尤为积极,为他辩护。温体仁反驳,说章允儒肯定是他的同党。崇祯帝大怒,将礼部拿出钱千秋的卷子来看,然后责备了钱谦益,并感慨如果没有温体仁,他几乎犯错了。章允儒被捕下狱,大臣们也遭严词责备。
争辩之际,没有一个人支持温体仁,只有周延儒上奏:“廷推名义虽公平,其实主持者只一两个人,其余都不敢说话。一旦说话,只能自讨苦果。”于是,崇祯帝当天罢免了钱谦益许多官员也被牵连。
在崇祯二年(1629年)的春季,又有一系列不法行为指向温 体仁。他请求辞职,说攻击他的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为他辩护,是孤立无援。但是最终还是成为内阁首辅,并控制朝政,使得朝局更加混乱。在此期间,他嫉妒周延儒的官位,在后者的权力超过自己后,就密谋排挤他,最终成功将周延儒罢免。
随着时间的流逝,尽管受到众多人的批评和怀疑,但由于自己的智计和欺骗手段,以及对皇上的恩宠,仍然能够维持其地位。但最终,由于自身过度嫉妒和专横,不仅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皇上的信任,最终因政治斗争而倒台去世。这段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对照之下,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人性以及权力的残酷规律。
标签: 有什么历史纪录片 、 写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四年级 、 励志小故事简短30字 、 我身边的英雄人物 、 历史人物简介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