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君子商朝著名将领伯夷与叔齐

采访对象:商朝历史学家张先生

采访时间:2022年3月15日

采访人:大家好,我今天采访的是商朝历史学家张先生。张先生,我们今天聊一下商朝著名将领伯夷与叔齐,请问您能介绍一下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吗?

张先生:伯夷与叔齐是商代中期一个非常著名的兄弟将领组合。据历史记载,在战场上,他们始终遵循道德、秉持节操,曾经数次拒绝商朝王室的邀请,更多的是关注百姓的疾苦,甚至流浪到饿死的地步。在伯夷死后,叔齐也拒绝了商王纣的邀请,之后他们就流传在百姓间,成为后世标榜的“道德模范”,留下了千古之名。

采访人:那请问在鲁国反商斗争期间,他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张先生:在鲁国反商斗争中,伯夷与叔齐是代表商朝参与鲁国反抗的代表将领。虽然他们曾经在商王面前表示过效忠,但到最后还是和鲁国站在了一起,站在那个被人压迫、被剥削的弱势一方。这一点,也得到了卫青、霍去病等战争将领的肯定,“事功相宜,不为己利而取者,人亦乐以助之。”(《史记》卷032)

采访人:非常感谢您的讲解,张先生。我还想请问,您认为伯夷与叔齐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是什么让他们屹立于千古之中?

张先生:我认为首先,他们所体现的“道德至上”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所有时代都有生命力。其次,他们代表了一个道德化的军事精神。他们所体现的兄弟义、忠诚、拒绝利诱等都是古代军事道德的典型代表。此外,他们长期以来受到了文化、文学作品等的传颂,如王维的《硕人》中道出了“身随饥蛩死节门,千里深山皆兄弟”的赞颂。总之,用曾国藩的话来说:“民俗著德,不以贵贱为先。”这当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所好好思考的。

采访人:非常感谢您的详细解答,张先生。今天的访谈很有启发性,谢谢您的时间。

总之,伯夷与叔齐作为商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有着很高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他们秉持着自己的信仰与道德,抵制了商朝王室的种种诱惑,也在鲁国反商斗争中代表商朝一方,站在了公正正义的立场上。他们的行为被后人传颂,成为历史的楷模。正如“士之轨则,虽忠无贤者,其义存于民间;而介之轨则,其人虽庸,其名载于九州。”(《论语·泰伯篇》) 所言,“义者,人也。乐山乐水者,人也。舍己为人者,人也。” 对伯夷与叔齐的敬意和赞美,正是对道德和公正精神的肯定。

下载本文doc文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