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互生,1891年出生于邵阳东乡的他,在幼年时期便在乡学中练就了一身武术。1910年,他来到了长沙的省立中学深造。在那一年轻的时代,面对着武昌起义带来的历史变革,20岁的匡互生毅然投入了攻打巡抚衙门的战斗。
1915年,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天文学,这份知识渴望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社会运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他是策划者之一,与傅斯年、段锡朋等人组织了大会,并率先冲击曹汝霖住宅,参与了赵家楼火烧事件。
毕业后,他回到湖南,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并积极参与驱逐都督张敬尧运动。随后,他受聘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并提倡教育改革。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期间,他与夏丏尊、丰子恺等人共同创办立达学社。
1924年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训育主任,不久又到上海与同事们创办立达中学。这所学校不仅提供普通课程,还设有农艺科和艺术专修科,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三年后,学园开辟农场,让学生从事生产劳动教育,同时还增设养蜂训练班,为培养养蜂人才而努力。
1928年,该校获得教育部特许,加设农村教育科,以培养县级以上行政人员和推广农业合作、民众教育运动的人才。1930年代初,一系列战争导致江湾、南翔两地校舍被毁,但匡互生仍然致力于复校工作,最终因肠癌去世于1933年4月22日,享 年 42 岁。
他的生活哲理是“己欲立而立人”,主张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通情达理之心。他创建的立达学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一片自由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地方。他留给我们的是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对于正义的一腔热血,无论是在抗争清朝还是北洋军阀时,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心态和行动力。
人们评价他为“一位有理想、有干劲、为国为民的教育家”,并且将他视作照亮自己前行道路的一盏灯。而周予同则认为他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值得纪传的一位人物。
标签: 三国比较有名的人物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年表 、 历史朝代及重要人物 、 有关历史的纪录片推荐 、 历史人物评说题答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