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军事网址大全物品

王铭章简介: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王铭章,历史上评为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是国民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

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2014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主要成就包括: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徐州会战

生平概述:

1893年7月4日出生于四川新都泰兴场,一家子落得贫穷,但家庭教育良好,他自幼由叔祖父资助,就学于新都县高等小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他们一起参与了保路运动,并且有幸见证了辛亥革命后的变革。

1909年毕业后,他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这是他步入兵途的一大转折点。在学校期间,他与同学们一起反对四川政府改组陆軍小学堂,对此感到愤慨。他随即离故赴南京,并加入讨伐袁世凯战争,以身试胆,不久返回四川继续他的学业,在1914年毕业于四川陆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

进入职业生涯后,王铭章先后担任过排长、中尉连长,上尉连长、少校营长、中校团长等职务。在1920年代初,他升任旅長,並於1925年的秋季時擔任過十三師師長職務。隨後,又歷經多次調動與晉升,最终成为第四十一軍的一二二师师長,与孙震共同指挥部队抵御日本侵略者。

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后,当全国掀起抗日浪潮时,作为爱国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之一,被派遣到前线作战。在这一过程中,他展现出了无畏无惧、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以及卓越领导能力与战斗经验,使他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最终,在1938年的春天,因为誓死保卫滕县,而被迫害至死亡。这一壮举虽未能带来胜利,却激励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灵,让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碑文之上。而这段故事,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有着正确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就能够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