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传承光荣 ——记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陈受宜的科学旅程
初次见面,陈受宜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微卷的头发和得体的格子连衣裙,让这个精神矍铄的学者在我们眼前显得年轻而不老。这位“80后”自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随即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其后,她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系和纽约公共卫生研究所进行访问学者学习,并于1989年加入中科院遗传所(今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所长。在近六十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里,陈受宜收获了无数荣誉: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表彰为归国有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2015、2017和2018年入选全球动植物学高被引科学家。
她的谦逊言辞掩盖着她不平凡的一生:“其实,我并没有做过什么值得说道的事情,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太婆。”然而,这位耄耋老人的生活故事,却是充满爱国奉献精神。她父亲陈世骧,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一生都坚守着科学报国的情怀,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美国访学期间,陈受宜牢记父母教诲,与外界保持谨慎,但勤奋努力工作,为师生留下良好印象。而如今,她作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将这份爱国奉献的心理状态延续给每一代学生。她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前行,不断探索,而不是停留于表面之上。
实事求是崇尚干实业,是她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参与“七五”计划、“863”规划实施时期,她本着公正原则分配资源,从未因手中的权力多谋取课题或经费。在她的身边,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严谨认真、攻坚克难精神,以及公私分明重平等的人格魅力。
5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无论是担任常务副所长还是当上所长,都始终秉持公私分明重平等的人品标准。即便成为研究所领导,也从未争取个人福利,只将这些优待给予需要的人。此外,她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40多年,即使担任重要职位,也依然保持简单朴素,不占公家的便宜,不搞特殊化,这种风范一直伴随她至今。
对于新时代青年,陈受宜提醒他们不要只注重眼前的成果,要瞄准科学上的难题,用心去解决,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位80岁高龄但依然不懈追求卓越的大师,在我们的历史书页上留下了一道亮丽篇章——承父业,以身作则,以智慧驱动人类向前的脚步。
标签: 中国名人有谁? 、 中国的杰出人物故事 、 蚩尤属于三皇五帝吗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哪几个 、 历史人物故事四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