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仲文与周放的物品交换

他曾祖籍高陵县人,父亲在清同治元年因逃避战乱从高陵迁至三原县定居。他的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在三原县城的,当时五岁那一年,他便拜师学艺于高三,从而开始了学习红拳的旅程。

随后,他又上私塾并转入民治小学接受教育,并且在那里跟随于右任学习书法,同时也习武。在武昌起义成功后,崔仲文追随于右任等人加入推翻帝制的陕西靖军。他在中华成立后的国民军中担任兵工厂的一职。

直到1930年的陕西大旱和饥荒期间,崔仲文担任兵工厂长一职。当时,一位来自南京的于右任回到了陕西视察灾情,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8年,他举家迁往泾阳县三渠乡杨梧村隐居。解放后,由于历史背景的原因,他很少与外界接触,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练习武艺中。

50年代初期,一位河南武林中的高手王某来访,与崔仲文切磋技艺,并教授给他太极和心意拳。尽管晚年仍然不忘练习,但他的主要兴趣转移到子拳、炮拳和阴手棍上。此时,他已经隐居乡间,对外界动向知之甚少,只有熟悉的人知道他是红拳名家、高三门下的弟子。

1960年,在马振邦率领陕西省武术队访问期间,崔仲文被他们所认识。他青年时代曾参与讨袁靖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而当与同行者较量技艺时,他总是以点滴为基础,不轻易炫耀自己的能力,其心正而技更精湛。

其长寿也得益于书法造诣和内功修为。在1979年的暮年,无疾而终享年86岁。据说就在去世前夕,即使身处晚景之际,也依旧坚持以手击墙练功至天亮才卸下,这种精神让人们对他的敬仰更加深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