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28年,元朝的泰定帝去世后,朝廷陷入一片动荡之中。就在这时,一位名叫燕铁木儿的大臣,在大都(今北京)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他希望能够立前任皇帝武宗的儿子图帖睦尔为新君。这场斗争经过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图帖睦尔接受了皇位,并改元为天历,是为文宗。
当时,上都的诸王势力很强大,而蒙古各行省中的许多人对这个新的政权持怀疑态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和民心,文宗决定召回他的哥哥孛儿只斤和世瓎,让他们回到大都“登基”。然而,这个邀请也让那些曾经支持他的人产生了期待,他们认为既然辛苦多年,就应该有所回报。
到了天历二年(1329年)的正月份,出于安全考虑,和世瓎在蒙古旧都和林急忙即位,为第九任皇帝明宗。他选择在和林即位而非返回大都,这反映出他对弟弟文宗没有完全信任。
作为新的皇帝,孛儿只斤与世瓎开始表现出兄长般的态度,对留在大都会统治的弟弟进行劝告:“你听政的时候应该更加接近儒家士绅,大力学习古代治国得失,不要浪费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宗越来越自信,将亲信安插到重要职位上,使得文宗感到被边缘化,最终产生杀意。
就在同一年八月,当两兄弟相遇时,他们之间的情谊似乎再次拉近。但仅仅过了四天,“暴崩”事件发生了——三十岁刚刚成年的明宗突然去世,被称作“天历之变”。尽管亲兄弟之间存在生死较量,但这样的情景依然是历史上常见的一幕。
标签: 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哪五帝 、 中国古代名人录 、 四年级讲历史人物故事怎么讲 、 中国历史人物演讲稿300字 、 屈原最有名的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