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小名旦宋德珠与其他行当的辉煌

宋德珠,男,京剧武旦。原名宋宝禄,号颖之。祖籍天津,生于北京崇文门外河泊厂一个渔行家庭里。一九三零年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字班学生,他的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动作敏捷干净,让老师们看中他是武旦材料。在校期间,他接受了多位师傅的指导,比如张善亭、朱玉康等教授他跷功和出手技巧;阎岚秋、朱桂芳等教授他《打青龙》、《金山寺》等经典戏曲;王瑶卿亲自传授《四郎探母》、《雁门关》等名段;程砚秋授予《玉狮坠》、《游园惊梦》,尚小云教导《金山寺》,荀慧生传授《花田八错》,筱翠花教授《辛安驿》,梅兰芳指点过他的《霸王别姬》、《凤还巢》。这些名师的悉心指导,加上宋德珠自身刻苦练习和不断学习演艺经验,使得他在京剧界迅速崭露头角。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众多名师的谆谆教诲及悉心传授,再加上他在演艺道路上的“多学、巧练、精研、善择”,宋德珠终于脱颖而出,被誉为“四小名旦”之一。他不仅创造了以武旦挑头牌、新唱法,还主建了“颖光社”,在京城及周边地区表演,以其独特风格赢得观众赞誉。他常演的剧目包括《杨排风》、《扈家庄》、《小放牛》、《锯大缸》以及其他许多经典作品。

宋德珠擅长幼功与舞蹈,更以其对女性动态细致观察和模仿闻名。他把自然界中的美丽情景融入到自己的舞台表现中,如孔雀开屏时稳健大方化到了出场与亮相,小鸟展翅起飞落地瞬间美态化成了舞台动作,从而塑造出了轻盈翩跹又干净利落的表演艺术。

1960年,他加入河北省京昆剧团,并后来调至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在那里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不仅包括著名梆子女伶安荣卿,也包括后来的梆子大家王丽君。在他的影响下,无论是旦角老生还是武生花脸,都吸收并融会了他的艺术风格。1980年,他担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委员,最终因病于1984年去世,但留给我们的是一生的艺术贡献和无尽的人们喜爱与怀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