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有趣小故事马武的墨香篇章

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作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和全国公安书协会员,他的才华横溢。在2014年,他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并在现职时供职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

他的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多个重要展览,并获得了“中国书法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中国公务员书法大展”银奖。他的作品被收藏于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还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与地区进行了展示。他还荣获了“孟浩然文艺创作金奖”,并被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称号。

马武的小我七岁,就与刘洪彪同时入选全国第五届書畫節展,这样的同道出身让他迅速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書家。他不满足现状,主动请缨离家去京城工作,以便更好地学习名家的技艺,并加入了劉洪彪教授开设的草書高研班。與馬武相處,我視為書友。我無需給他講什麼基本技巧或創作方式,更是共同探究當代書家的綜合素養、廣闊視野、大藝通感以及想象力的培育等問題。我欣喜地發現,馬武近期談吐更平和了,舉止更文雅了,寫字也更加松驰而精致。他的為人為藝似乎都有些變化,而字里行間仿佛有一種悠然。

馬武逐漸步向宋人傅察「悠然得佳趣」的境界,這正是我自己的追求,也是我對學員的期待。

我的書法觀:

(一)書法與寫字之區別

書法乃是對漢字所表達內容及意境時空要素的深邃理解,其呈現非僅紙墨構圖,用筆布局而已。而寫字則僅僅記錄或表述事物,不須情感投入,只需把漢字寫得好看易識,即可滿足要求。不論江湖上如何混淆這兩者概念,它們本質上是一種智慧傳承與尊重古人的精神。

(二)不能輕忽對漢字敬畏之心

自古以來,每一次文字變革都是智慧結晶,是民族文化瑰寶。雖先賢未刻意追求抒情,但隨著歷史推進,一路記錄至今,都探索發掘並將其演繹成抒情性與藝術性的形式,使其成為世人喜聞樂見的情感傳承。

(三)臨摹是學習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臨摹碑帖不是單純模仿,而是在於透徹理解古人的技巧,並站在他們肩膀上開拓前方。此路漫長且艱辛,但唯此能使我們獲得更多靈感,以此開創新的藝術風貌。

(四)書面的魅力所在

我問自己:我的每一個墨跡是否能帶給欣賞者一些什麼?從古到今,這個問題似乎不太突出,那是因功用留存下來。但今日,在我們這樣的心態下,它已經成為了一種需要站在作者立場角度去欣賞並受影響的美學體驗。

(五)速度快慢乃相對之謎

速度快慢如同日夜交替般自然,本身即是一種相對性。如果快速運筆卻能恰到好處,那就可以說是一種超然;如果緩慢但軌迹完整且調和,那就是另一番味道。而速度是否適宜,在於它是否能完美呈現轨迹形態,此乃衡量筆勢真假標準。

(六)無捷径可走的人生哲學

從歷朝累代皆證明,一位真正卓越的書家從未靠捷徑成名。一位英才若非修養端莊,又何以博取世人的稱許?品格魅力是支撐任何藝術生命首要基石,而修養知識則是讓讀者沉醉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今天,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最終一切終端——誠實善良——才會決定你在世界上的位置。你不能只憑技術打動心靈,你還需要那份深厚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觸動別人的心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