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她力量葛飞探索科研数据库开启研究之旅的新篇章

在湘潭大学副校长葛飞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向日葵永生花的画框。画框里,向阳而生的花朵在炽烈盛放时被定格成美丽的风景画,瞬间岁月永恒,爱意永恒——就如同葛飞对于科研的情感一样。

如果一定要追溯爱的起源,那么就要将时光轴拉回至30年前。那一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在顶着盛夏的阳光下站在湘潭大学三道拱门前,看着这座单壁弯折处高度为13米、双臂合起总高度为14米的标志性建筑,或许那时她并不知道,她和这所高校的缘分将会是“一生一世”。

从1992年到2022年,在这里她体会过深造圆梦的快乐,陷入过科研困顿的迷茫,经历过攻克难关的艰难,也感受过成果获取后的喜悦……“科研漫漫之路,我始终追寻着探索发现的心灵乐趣和经历沿途中不同的风景。”30年里,她与无数湘大人并肩同行,不断赤诚如初、勇毅如初。

2003年的博士毕业后,她回到湘潭大学,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控制技术,“读博期间关注的是饮用水安全及其保障技术,而博士毕业后拓展至城市污废水深度处理,现在最关注城镇黑臭水体治理。”

近年来,她致力于研究针对黑臭水体形成关键因素绿色精准治理技术。她主持承担了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城市黑臭水体监测治理技术与装备”,在黑臭水体形成关键因素与治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应用示范,为实现清洁环境目标而努力。

今年初,她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湖南水稻产区土壤复合污染多介质环境行为、生物效应与阻控机制”。此外,还积极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如通过《湘潭大学科技成果汇编》等方式,与企业合作转化科技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作为一名教师,从教30余载,对学生最看重的是他们的人生信息。她的身份越来越多,但排在第一位永远是"老师"。"老师,是蓝天之下最快乐幸福职业之一。"

随着时间流逝,这位女性科技工作者不仅是在学术领域不断探索未知,更是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她的眼中,一切都是为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求真务实的心态,不懈地工作,用心去做好每一项任务,无论是作为学者还是教育者,都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未来挑战。而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性科技工作者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这便是她力量,最宝贵也最美好的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