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唐朝名人与其珍贵物品的故事

杜审言:唐代诗人与其杰出成就的故事

在遥远的唐朝,名为杜审言的人物,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官职而闻名。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他的父亲杜依艺曾任巩县县令,全家因此迁移到了巩义。

杜审言出生于645年左右,在河南巩义的一个家庭中长大,他的祖籍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是一位自负傲慢的人,对自己的才能有着极高的评价,甚至认为自己的文章能超越屈原、宋玉,而书法则能超过王羲之。

他的政治生涯起伏跌宕,从隰城尉到洛阳丞,再到吉州司户参军,每一步都伴随着争议和陷阱。在一次预选试判中,他对苏味道说:“苏味道必死。”苏味道虽然被这句话震惊,但并未因此反感,因为他看到杜审言判词后,即使心有愧疚,也只能羞愧而死。这种自信甚至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然而,这种傲慢也导致了他的下场。当他被贬至吉州司户参军时,一些同事怀恨在心,他们构陷了他,将要杀害他。但就在他们酒酣耳热之际,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偷袭刺杀了周季童,并且也遭到了侍卫武士的手刃。这个孝子的行为震惊朝野,被广泛传颂。

最终,在神龙初年的流放之后,杜审言返回东京,不久便病逝。他去世后,被追赠著作郎,其文集十卷流传至今,只保留四十多首诗。这段历史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使得人们永远记住这个卓绝的人物及其作品。

作为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審言以浑厚见长,其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誉为初唐五律第一。而他的排律《送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的第一长篇。这两部作品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