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偶然翻阅的《剧作家》杂志上,有一篇孙崇涛先生的回忆录连载,讲述了他在杭州大学求学时期的故事。这些年,我才知道作者其实一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并且获得了全本《戏缘:孙崇涛自述》的书籍。这不仅仅是一部自述人生经历为目的的个人回忆录,而是“用散文写历史,以自述表学术”的一部别样的戏曲史。第一时间,我大快朵颐地读完,并从中感受到四个字——人、戏、书、缘。
首先说人。孙崇涛先生,是一位与戏曲学界前辈王起(季思)、黄氏兄妹(宗江、宗英、宗洛、宗汉等)同乡的人。他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班戲曲系。在1981年毕业后,他留院工作,历任戲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和戲曲史研究室主任。在2000年退休后,他应聘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系任客座教授,并曾受邀到英国牛津、新西兰莱顿等学校讲学。
其次说戏。作者对许多种类的戏剧都有着深厚的了解,从京剧到杭剧,再到南戏,以及目连戏,无论是在少年时代还是成长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的舞台艺术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戲緣》中的描述,不仅仅是作者亲眼所见,还有对父亲看戏研习的心得体会,以这样的背景与视角,看似勾画的是两代人的近百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叙述的是近现代戲劇史生动发展脉络。
再说书。这位老先生出版专著14种,编纂图书若干,每发表文章300余万字,其著作曾获多项奖项,如中国出版政府提名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但即便如此,他仍旧试图创造性地弥补自己与读者之间的一道裂痕——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来精心选择理论内容,让理论融入生活之中,使读者能够从一个人的生命经历中看到更广阔的人文景观。
最后说缘。人们常常将那些无法捉摸却能实现良好愿望的事情称为“缘”。孙崇涛先生的大半生的个人轨迹,无论是中学、中学后的学习阶段还是职业生活,都几乎可以说是与戏结缘;无论是在同学间交往还是对待前辈学者的态度,都几乎可以说是以戏结缘。此风雨沧桑半个多世纪里,他的人生经历遍及南北海内外,“大地山河”常常只是一担所装,但他的笔记却能保持完璧,这至少应是一种他保持惊人记忆力的秘笈之一。他不但用自己的眼去看舞台上的演出,更用来观察世间事,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用镜头般的方式来表达,对历史上的大事件,则用寥寥数笔引发读者探索兴趣,这样的写作方式既让阅历较浅的人觉得有趣,也让阅历丰富的人能从其中读出微言大义。而对于治任何一种其他专门学问者而言,《戲緣》提供了治学态度和方法,以及为人处世原则和规范。此情此境,便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情感共鸣网络,即“戲緣”。
标签: 完本小说排行榜 、 中国历史朝代 、 武则天相关历史事件 、 古代十大才女 、 唐宋元明清汉从古至今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