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孙悟空的代名词,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观众把对孙悟空的爱转嫁给了我。所以,艺术工作者有责任宣传、推广孙悟空身上蕴涵的文化意义。我演的猴,与刘亨画的猴一样,都将猴人格化了,呈现渲染了其不畏艰险、明辨是非、聪明机智、疾恶如仇的一面。
理解欣赏美猴王需要接受传统戏曲艺术。我本名章金莱,是上海出生、长大的艺人,对于弘扬海派文化,我有很重大的责任。猴王世家四代人的历史,一百年来,从绍兴到上海,我们走过了一段精彩纷呈的人生旅程。
在上海,我开始学艺,并记得小时候,在雨天练功室内,不下雨时则在人民广场练习。他父亲六龄童主演的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1年由上海天马制片厂拍摄,是一部经典之作。在许多年轻人的心目中,我成了“孙悟空”的代名词。而现在,有那么多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不懂或不了解它。
要感谢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又赶上了好的时代。在许多年轻人的心目中,我成了“孙悟空”的代名词。“现在有那么多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不懂、不了解。”我回忆,当自己去英国牛津大学讲演谈到中国的猴戏艺术时,问底下的年轻人喜不喜欢或看没看过中国戏曲,他们都不声也不响,“而问到我演的小怪兽你们喜欢吗?底下就一下子兴奋起来,大喊着‘我们都喜欢’。”
理解和欣赏孙悟空形象必须接受传统戲曲藝術,不是戲劇。这让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现在网上很多说什么叫‘祖师爷’?那是我好朋友们开玩笑说的。”虽然1986版《西游记》的收视率高达99.8%,但直至今日,这部剧仍然是人们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一个经典,而我塑造的小怪兽形象也是至今无法超越的一个经典形象。
2014年的北京文艺座谈会上,有72位代表与会,其中包括我。我对于西游题材上的文艺创作有许多话要讲。“艺术上我们当然希望是百花齐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怎么变,西游文化的心髓和它魂不能变。”我认为,小宝宝代表的是中国文化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这应该在结合古籍基础上做一些合理诠释和改编,而不是没有底线地误导。
2004年的春节期间,也就是猴年的第一个月份,那一年我开始走进学校社区免费为大家讲解小怪兽和西游故事。“因为当时有一些媒体说孩子们喜欢《西游记》,这让我感到震惊。正好有人邀请我去跟孩子们讲《西游记》怎么拍摄,我就借这个机会去跟孩子们说一说。”
学习孙大圣精神走向世界推广西游文化。我被选为英法日越缅等国儿童交流协会名誉主席,因为在这些国家,《西游记》家喻户晓,小孩子多会哼唱《敢问路在何方》。为了让陕西省铜川市六小龄童艺术馆展示唐僧取经图,我认识了画家刘亨,我们因为对《西游记》的共同见解相互倾心。他根据我的扮相创作了一幅美丽的小怪兽肖像,这幅作品非常受欢迎。
标签: 江南四大才子是哪4个 、 关羽死后的三大怪事 、 历史人物推荐小传 、 清十二帝快速记忆 、 历史人物评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