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仁,黄梅戏中的传奇演员与导演,她的艺术生涯始于1950年考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那里的严格训练为她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1958年,她有幸见证了梅兰芳在安徽的巡回演出,其中《打焦赞》中杨排风一角深刻印象她,梅兰芳不仅给予她高度评价,还亲自指导她的化妆技巧和挑花线动作,这些经历对孙怀仁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进入黄梅剧团后,孙怀仁以其多才多艺的天赋扮演各种角色,从花旦到刀马旦,再到彩旦、老旦和娃娃生,每一个角色都让她成长。她在跟随严凤英、王少舫等大师学习时,更是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在他们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耳濡目染,而且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启迪。
1980年,孙怀仁踏上了成为一名导 演之路,当时她进修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在那里,她系统地学习了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并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来加深理解。此外,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也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创造力。一段时间后,她返回剧团并开始组织排练,一部接着一部,如《龙女》、《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这些作品被誉为“马兰三部曲”,实际上它们也是孙怀仁作为导员完成的一系列杰作。
由于她的职业起点是从表演开始,所以当她担任导员时,无论是在人物分析还是帮助年轻演员塑造形象方面,都能更好地理解并满足他们需求。这使得很多话剧导员虽然擅长分析人物,但在帮助表现和塑造上却显得手忙脚乱,而孙怀仁则能够提供有效的手法去引领这场艺术探索。因此,无论是在观众面前还是身边的小伙伴里,都把孙怀仁看作是一面镜子,一位知心朋友。
退休之后,即便已离开舞台,但对于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孙怀仁仍旧保持着浓厚兴趣。她认为要想让黄梅戏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就必须不断创新,同时也不失本色,让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先锋而又守护者,是一种双重身份——既是向严凤英、王少舫求学的一代人,又是在为马兰、吴亚玲等新一代明星开辟道路的一位老师;既参与过小梅花团队制作,又一直关注着这门艺术形式如何在未来继续繁荣昌盛。
标签: 关于历史英雄的故事 、 是伟人吗 、 三分钟吸引人的小故事 、 屈原生平简介30字 、 赵飞燕赵合德是哪个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