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忠臣:七十高龄赴边疆任职
故事简介:在北宋时期,一位名叫张忠的将领,在七十岁高龄时仍然被皇帝派遣到边关,继续担任军事指挥官。他的勇敢和忠诚深受人们赞赏,他在边疆的日子里,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年华不再是战斗力减弱的标志。
核心提示:宋神宗重视守边大臣的挑选,老臣孙沔被授予边地重职,但已71岁高龄的他因年老力衰死于赴任途中。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07年第7期,作者马雪。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有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致仕制度规定官员退休需向朝廷递呈申请,并可再度入仕称为“落致仕”。
这些老年官员中不乏老当益壮者,如北宋朝宰相最高寿者文彦博(1006—1097),享91岁。他是四朝重臣,任将相五十年,被推荐后又被授予要职。哲宗即位初(1086年),80岁高龄的文彦博再次担大任,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再次出山。
其他例子还有真宗朝老将范延召(927—1001)勇猛不减当年的表现,以及78岁高龄王德用(977—1056)的枢密使之职。在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这些年过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员,其经验智慧被视为国家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