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孙沔的老臣,他在70岁高龄时仍被授予边地重职。他的故事,犹如一则儿童睡前童话,充满了传奇与敬意。
文章摘自《文史天地》2007年第7期,由马雪先生所著,原题为《北宋老人为官》。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七十曰老”的说法,即60岁以上便被视作是老年。但相对于今日的退休年龄,这个标准显得宽松许多。在北宋时期,一些深受皇帝信任的大臣,即便到了70岁,也可能继续担任要职。这并非偶然,因为当时的致仕制度允许有条件的复出。
凡是因病退休后痊愈,或提前退休的人,在朝廷需要他们的时候,都可再次入仕,被称为“落致仕”。因此,有些享誉盛世、深受皇帝倾心的大臣,如文彦博,便多次请求致仕却未获准,而一些特定时期取得成就的大臣,则能在其服务生涯中多次获得重要职务。
这些年过花甲仍旧坚持工作的人物,不仅体现了他们不减于往日的精力和智慧,更显示了他们对国家事务贡献无限忠诚。例如,文彦博以1006至1097年的漫长生命赢得了百世流传,他曾先后担任宰相五十余载,其影响力远达四方。当哲宗即位初,司马光极力推荐这位80岁高龄已逾半生的元老大臣,使他再度担当重任。他不仅思维敏捷,而且处理国事井井有条,被誉为“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
同样令人敬佩的是范延召和王德用,他们分别以勇猛和智谋闻名于世。在战场上,他们依旧展现出当年的英勇与魅力。范延召73岁那年,与契丹敌兵激战瀛洲西,将士们惊叹于他的战斗力。而王德用78岁高龄,即使卸下枢密使之职,也未能阻挡他成为边塞上的威严象征。
这些人物,他们的一生都承载着对国家无尽忠诚与奉献,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战场上,他们都展现出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古人之道,以此来增强自身精神力量的一种方式。而他们的事迹,更像是那些温柔而又充满力量的小说背景,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好的睡前故事。
标签: 历史著名图片 、 三皇是谁五帝又是谁 、 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有多可怕 、 历史人物介绍配乐纯音乐 、 中国古代人物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