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伴我穿越吴越国的社会人生路

我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生活条件艰苦,但那份自由与快乐让我难以忘怀。那时候,课外作业并不繁重,我们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玩耍。在那个时代,村民们会在劳作之余讲述关于鬼神、武侠等故事,也有一些年轻人在老拳师的指点下练习武术。晚上,我常常悄悄地去邻居家听这些故事,特别是那些关于武侠的故事,它们让我兴奋不已。家乡对武艺的尊崇深入人心,即使成年后人们闲聊时也会谈论谁谁的手法高超,或是某些人的不可近身,这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对于会武功者的敬畏与羡慕。随着耳闻目睹,我内心渐渐萌生了学习武术的心愿,更是向往着古代那些英雄好汉。

十四岁那年的夏天,一位朋友父母为他找来村里一位名声显赫的老拳师教他打拳,那个夏天,他邀请我一起去拜访这个老拳师。我站在门前有些紧张,不知是否能成为他的弟子。但当我被带进院子,看见一个老人坐在正屋的一把椅子上,我感到了一种威严和力量。我小心翼翼地站在那里,当朋友介绍完毕后,老人问我:“你怕吃苦吗?”我回答说:“不会。”然后他说:“只要你坚持下去,不半途而废,我就教你。”我坚定地答应下来,而老人点了点头。

从此开始,在他的指导下,我学习起了基本功。这位老师虽然言辞不多,但要求极严,他总是在我的练习中找到不足之处,并耐心地指导我改进。而且,即便如此,他也偶尔露出了温暖的一面。在他的悉心培养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掌握技巧,并且自己也开始更主动一些,对待每一次练习都格外认真。

高中时期,由于国家推行新教育政策,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业,我们学校几乎没有课堂教学,而我们却仍然热衷于参与各种活动。我选择将精力投入到看书自学知识和练习武术两方面。通过这些努力,我不仅增强了体质,还在与同学相处中提升了自信。当同学们知道我的技能后,他们对我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无论何时何地,都很少敢轻易挑战或惹恼我。

“”之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当1978年春天考上了中专学校,从此离开农村走向城市世界。回首往昔,那段时间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历之一,因为它锻炼出了我的毅力和决断力。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工作、升迁还是个人生活,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能依靠自己的坚韧精神来克服。而在这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我的,是对太极拳这门艺术形式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1991年的夏天,与旧友重逢,他提醒我注意到一个名叫洪均生的太极拳大师,此刻正在人民公园教授徒弟。他邀请我们第二天早晨一起过去见识一下。当日清晨,我们准时赶到公园,只见一位上了年纪的人领着一群青年男女在太极场上展示他们柔美而又威猛的姿势。那一刻,便决定要跟随这一路走下去,不再只是空想中的梦想,而是一步步踏实实现起来。

然而,有一次因为忙碌无法持续练习,又担忧落伍,所以一度有些失落。不久后,在周末花池边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其他同行者之所以能快速进步,就是因为他们每日坚持训练,而且比起以前更加勤奋。这次深夜思量过后,我终于做出了决定:放弃所有无谓的事务,将全部精力投入至太极训练之中。

经过几番尝试,最终选定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作为导师,与其共同修炼,使得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让身体变得更加灵活。在那个阶段,其间除上班、睡觉、吃饭三事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沉浸其中,如同家庭成员一般存在。一段时间之后,在导师悉心指引下,对太极拳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再加以实践,也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效果甚至惊叹同学们远方飞来的招式,这份兴趣越发增长。而即便是在最疲惫的时候,也总能从这样的训練中学到新的东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005年妻子结束长期外派回到淄博市,我们女儿已经是个大学生,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节奏得到了释放。我为了扩展视野加入了当地 武术协会,并迅速被任命为职务。这期间接触到的陈式太极拳给予了巨大的启示,它既精妙又完整深奥,使得认识上的不足愈发明显,再次产生寻找传统大师学习的心愿。在中国各大城市进行寻访,最终得益于康戈武老师推荐,被陈小旺大师接受为正式弟子,从此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阶段,得到全面的指导与传授。一切似乎都如预料中的那样顺利,却又充满意料之外的情感波澜!

2013年的某个夜晚,当完成最后一次捏架子的演示,大師對著眼前的徒弟說:「世傳萬卷書,家傳一張紙。」這句話讓我們明白,這門藝術核心所需的是這樣一個簡單卻非凡的地方。大師教給你的就是這樣,用來教別人的也是這樣;只會給你們看到的事情,就像過去見證過的一幕幕,這就是陳式太極拳獨有的秘密與智慧,以及它從古至今傳承發展史背後所蘊藏的情感與智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