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名人辕固开创战略防御新纪元

辕固——清河王刘乘的太傅

人物简介

辕固(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04年),字生,西汉齐人。景帝时期,他担任博士一职,与道家学者黄生就“汤武”是否篡弑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在这场讨论中,辕固运用孟子的理念,即桀纣失去民心而失天下,而汤、武得民心而得天下。他们的统治是为了百姓复仇和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强调君主若不行仁义,残害百姓,就如同一人可被杀死,这种思想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历史贡献

在汉武帝即位后的公元前140年,由于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中央开始建立五经博士制度,并向全国各地征召贤良人才。尽管已经高龄九十多岁,但辕固仍以其贤良之名来到都城长安。在那里,他对齐人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后来由于年龄过大和其他儒生的嫉妒,不久便被罢免回乡。

辕固在儒家学说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一角。他不仅精通《诗》、《尚书》、《礼》、《易》等经典,而且他的学生遍布四方,对《诗》的研究尤为著名,被称为“诸齐以《诗》显贵,皆固之也”。他的学生夏侯始昌最负盛誉,是后来的传承者之一,其弟子们又继续传授知识,如翼奉、肖望之、匡衡等,他们分别成为琅邪师丹、伏理斿君、颍川满昌等人的老师,最终形成了一条悠久且影响深远的人物谱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