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原本是与宫女王氏在偶然之机所生的孩子。因为朱常洛是宫女所生,明神宗对他并不喜欢。这场国本之争,就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围绕着皇权的命脉和国家的未来。
当年万历九年的一天,明神宗到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由于太后不在,他就宠幸了王氏。当时按规矩,在私幸之后应赐一物件给王氏作为临幸凭证,但由于王氏是母亲宫中的宫女,这件事虽然没有人会去指责他的不轨,但年轻皇帝却感到此事不大光彩。他匆忙洗手走出慈宁宫。
随后,王氏身怀有孕被慈圣太后识破,并盘问出来。一位老太后的心中充满了理解,对于这位抱孙子的喜悦,她深感荣幸。她告诉明神宗:“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感到窘迫,但是如果这是一个男孩,那么这将是我们家族的大福气。”最终明神宗承认了这一点,并封王氏为恭妃。
恭妃很快生下一个男孩,就是那个遭受冷遇和歧视的人——朱常洛。在那时,被称为“都人”的这个孩子成为了全国减税免刑、派使节通知外国邦国的喜事之一。尽管如此,其他嫔妃们依旧保持距离,而郑贵妃因她的聪慧才华而赢得了万历的心。
郑贵妃不同于其他嫔妃,她敢于挑逗和讽刺,同时也能倾听皇帝的心声。她甚至胆敢抱住皇帝、摸他的脑袋,这在当时看来是不礼貌且大胆至极。但正因为她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她成了万历真正信任的人,最终成为贵妃。
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郑贵妃生下儿子,即朱常洵。明神宗大喜,有意进封为皇贵妃,这与之前对恭后的冷落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开了一场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这场斗争将决定整个国家未来的方向,为何会有人愿意投身其中?答案就在这些背后的故事里等待着我们的发现。
标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 屈原最短的5首诗 、 古画人物素材 、 1966年岳飞尸骨照片 、 关于屈原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