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历史课本中的明朝自然之中对比的美丑演绎

我想起中国古代的组织,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明朝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但不仅仅是明朝,那时清朝也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它叫做粘杆处。从字面上理解,粘杆处大致指的是古代建筑对绿化工作的重视。在平日里看起来整洁舒适,但是到了夏天,因为树木繁茂知了也就多了,这时候下人会用胶水把知了粘在树上,那些负责这个工作的人就被称为粘杆处卫士。

创立粘杆处的人物之一是历史上的雍正帝。关于雍正为什么建立这种机构,还要说到他的父亲康熙帝。康熙一生荣耀辉煌,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但是在晚年,他家中出现了争夺皇位的问题,由于过早确立太子并不断更换太子位置,造成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

胤礽虽然直率,但直接向康熙索取皇位仗着自己身份,却遭到了康熙的拒绝;胤禩则通过结交大臣拉帮结派来争夺权力,也最终失败。四爷雍正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策略,他暗地里招募江湖武林高手作为自己的保护者,同时建立了粘杆处。

现在北京的一些地区有很多人喜欢去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其中包括原来的雍亲王府,现在改名为雍和宫,是当年雍正住的地方,当他登基三年后,因意外火灾需要修缮,便将其划入皇宫范围内,让它成为办公场所。

这使得大臣们来往信件都能轻易获得,并了解内容,从而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像赵毅在《檐曝杂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王云锦在春节期间打麻将丢了一张牌,在次日上朝时,雍正提及此事并拿出那张牌,使王云锦意识到自己一直被监视着,而这些信息来自于粘杆处。

随着清朝电影电视剧热播,如血滴子的武器也逐渐流传开来,这种百步之外取首级如探囊取物的武器据说来源于粘杆处。但至今人们仍然不知道真正历史中的血滴子长什么样,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毒药,有人则认为是某群人的代号,因为在一次大清洗中,只有忠诚的心腹才能保留下来组成新的队伍,即血滴子。

尽管存在区别,比如明朝特务权力过大导致嚣张,而清朝为了让特务心甘情愿服务实行密折制,使得整个机构更加低调,不再像东厂西厂那样显眼。这就是我对中国古代特殊组织—— 粘杆处的一些认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