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瞻基的统治期间,明朝建立了一系列贸易文化交流中心,如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腊官厂等,这些机构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然而,由于自仁宗时期起对远洋航海的忽视和宣宗承继而来,对这一政策持续不变,明朝在文化交流方面遭遇了限制。在此背景下,如果没有海禁政策以及中国航海事业衰退,那么中国人可能会更早地接触欧洲殖民者,而不是仅限于东南亚地区。如果这样的接触发生在印度洋,那么远东和西欧文化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交融模式。
郑和七次下西洋之后,在1433年的返回途中,他因劳累过度去世。他的最后一次出使结束后,明朝继续派遣船队前往海外,其中包括由洪保率领的一支舰队前往麦加。此外,在同一时期,还有一批来自南洋、波斯湾及非洲东部的使团来到北京。
至于安南(越南)的事务,黎利领导芒族人的反抗,并请求重新立陈氏为安南国王。朱瞻基认为国内疲惫,不愿意进行远征,因此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册封陈暠为安南国王。但黎利最终篡夺了陈暠的位置自立为王,并向明廷道歉并请求册封其臣子。他被朱瞻基册封为安南国王,从此保持着与明朝的通贡关系。尽管有人建议采取军事行动,但朱瞻基选择放弃讨伐,以维护两国间持续稳定的关系。
标签: 霍去病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 九年级历史人物小传 、 朱元璋真实长相复原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大全 、 明星撞脸历史人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