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背后的故事历史人物排行榜中的书籍

他在1819年中学毕业后,选择了法律这条道路。在大学期间,他两次当助手于律师事务所,这些经历让他对那里的黑暗感到震惊。巴尔扎克的父亲对他的选择感到高兴,因为在那个时代,诉讼业务繁忙,律师和诉讼代理人被认为是“铁饭碗”。然而,20岁的巴尔扎克决定放弃这一切,他想要成为作家,这让家人非常迷惑。

但巴尔扎克并非轻率做出的决定。他从小就热爱阅读和写作,对哲学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巴黎时,他常去图书馆学习,并旁听文学课程。他的坚韧不拔使他决心不变,最终父母只好给了他两年的试验期,如果在这期间他没有证明自己,那么必须放弃这个想法。

1819年夏天,巴尔扎克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活”,但这个摇篮不是一个舒适的房屋,而是一个贫困区的小阁楼。生活极其艰难,他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个苏都要用得紧。他常因饿而挣扎,在给妹妹洛尔的信中幽默地写道:“你将拥有一位伟大的哥哥,就像伟大人物一样——快要饿死。”

尽管如此,最苦恼的是找不到写作方向。最终,他选定了一项目标——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这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领袖人物的一生,但是在复辟王朝时期 巴尔ザ克却选中这样一个主题,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英雄人物崇敬之情。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巴尔扎克完成了他的“试卷”。然后发生了一次奇特的“面试”,考官包括父母、妹妹罗尔及其未婚夫苏维埃,以及一位铁器商人、一位外科医生。这次尝试以失败收场,但并没有使他绝望。他意识到为了获得文学成功需要经济独立。

之后,巴尔扎克更加勤奋地写作,用母亲的话来说:“像马一样干活,不停歇。”一些无聊文人的作品源源不断流出,没有价值,只是随着时间流逝被人们遗忘或作者本人羞愧承认。此种生活虽然带来了收入,却没有给予创作带来快乐,这不是他所希望的生活方式。

1825年,与出版商合作准备出版古典名家的袖珍全集。但结果印刷1000套图书仅售20套,使得债台高筑至万余法郎。此后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都以倒闭告终,使得债务增加到6万法郎。在这些经历中,他见识到了贪婪的人物真面目,也为后来的《人间喜剧》积累了素材。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一个深渊。痛苦也有它庄严之处,可以使平凡之人脱胎换骨,只需做真实即可。而且,在最伟大的人物里 巴爾札格是佼佼者之一,在最优秀的人里也是佼佼者之一。这句话足以说明其卓越成就与影响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