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江讲述整个中国历史的纪录片又将如何

曹蓉江:中国氧化铝生产技术奠基人与稀有金属开拓者

1918年2月10日,曹蓉江在江苏省南通市出生,他的生命轨迹将紧密相连于中国工业的发展。1938至1942年间,曹蓉江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期间,与其他进步学生一起加入了“黑白文艺社”,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毕业后,他先后在四川资渝钢铁厂和昆明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电力制钢厂工作,其中他利用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重庆资渝钢铁厂炼钢炉的知识,将该厂的白口铁吹炼成钢,并解决了当时我国自流井钢丝绳原料需要进口的问题。

1950年4月,曹蓉江被派往山东铝厂参加建厂工作,当时该厂是一片废墟,由于日军战败投降,其基建尚未完成。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该厂建设中,并很快做出了铝氧生产平衡计算和制定了各工段操作主要技术条件。当年的复产书面报告经前苏联专家小组审定后,成为该厂建设的生产方针。

随后的几十年里,曹蓉江继续致力于冶金物理化学领域,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1955年,他首次提出了碱石灰烧结法低碱浸出法,该法后来获得成功。在锗、锆、铪等金属材料方面,也是他的研究领域之一。他还参与研制氢氧化锂产品,并提出共沉淀法,为国内首创。此外,在电子工业中使用的锆粉问题上,他通过文献调查和热力学计算指出电子管阴极中毒问题所在地源,并改变了制取方法,使得所得锆粉质量大幅提升。

为表彰他对山东铝廠建設初期所作出的貢獻,1954年他獲授予三等功臣稱號。此外,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还因其对电真空消气剂用锆粉品质改善贡献而获得奖项。这些成就是他一生的标志,也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