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江:中国氧化铝生产技术奠基人与锆铪研究开拓者
人物简介:
曹蓉江,1918年2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是一位杰出的化工冶金专家。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氧化铝工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他还在锆铪的研究中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教育背景:
1938年至1942年,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组织“黑白文艺社”,接受了进步思想的熏陶。
职业历程:
1942年至1944年,在四川资渝钢铁厂担任化验员。随后,转至昆明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电力制钢厂工作,担任副工程师。他利用在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重庆资渝钢铁厂炼钢炉的知识,将该厂白口铁吹炼成钢,并解决了当时我国自流井钢丝绳原料需要进口的问题。
1950年代初期,由华东工业部派往山东铝厂进行建设工作。当时,该厂前身是日本侵略军掠夺我国铝资源的淄博南定工场,但因战败未能完成基础设施,因此成为一片废墟。曹蓉江带领团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该厂建设中,并提出了复产方案。这份报告经前苏联专家小组审定后,被确定为生产方针和技术方案。
科研成就:
曾主持设计并参加我国第一个氧化铝厂碱石灰烧结法工业试验。
创立适合我国铝矿资源特点的工艺流程。
在稀有金属领域,对高钛渣沸腾氯化气流速度和分布板压降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关于高纯硅原料SiCl4及SiHCl3中杂质除去问题的研究。
在制取金属锗方面,有着重要贡献。
主要贡献:
对山东铝廠建設初期所作貢獻,被授予三等功臣稱號。
制取海绵锆和海绵铪全流程试验并用于生产,为国家稀有金属开发做出重大贡献。
研究氢氧化锂分离问题,为乌鲁木齐锂盐厂提供解决方案,使其产品质量得到了改善。
提出了共沉淀法,使得含钇锆酸钙煅烧温度低于1700℃,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均匀性,为国内首创。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1918年02月10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
1938~1942年 学习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
职业经历
1939~1940年 参加学生组织“黑白文艺社”
1941~1942年 继续学习化学工程专业
1943~1950年代 工作经验包括四川资�ière钢铁公司、昆明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电力制鋼廠、上海大中金属材料公司以及山東銅礦公司
退休情况
1989年度 退休
主要论文与发表文章
1 "黄銅之挤壓與製造"《機械製造》, 1950(5):11~13頁)
2 "液液萃取與鍶鈷分離"《稀土金屬》, 1964(9):26~29頁)
3 "關於高純矽原料SiCl₄及SiHCl₃中的雜質除去問題之研究"《稀土金屬》, 1966(3):26~28頁)
4 "關於高釕渣沸騰氯氣流量與分布板壓降問題之討論"《稀土金屬》, 1972(2):22~24頁)
其他荣誉与奖项
1978年度 全國科學會議獎項受獎
标签: 中国历史纪录片100集介绍 、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600字 、 当代伟人排名 、 伟大历史人物事迹400字 、 讲一个历史故事口语交际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