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中国军队第一人讲历史的高手

胡琏:中国军队传奇人物,讲历史的高手

人物生平:

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11师师長、18軍軍長、第12兵團副司令。

早年岁月:

1907年11月16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生于陕西华县会同坊北会村贫寒农家。他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连长,并随着国民政府北伐前线,他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最终成为陈诚信赖的将领之一。

抗战烽火:

1937年初,淞沪会战爆发后,他率部参加了这场惨烈的战斗。在罗店地区坚守阵地时,他组织敢死队使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同时建立机枪火力网,以杀伤敌人并抵御敌人的进攻。他还利用自己对海岸地形的熟悉性,为海军特种部队布下水雷,一举炸沉日舰数十艘。

重任落在他身上:

1943年的石牌要塞保卫战,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当时,日本第三十九师团主力从南面沿江进犯石牌要塞,而胡琏所指挥的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则是唯一能够阻止敌人前进之力的防线。在这个紧要关头,他带领全师将士誓与要塞共存亡,并通过智取胜过敌人,在山谷中的伏击和反击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斗不仅重创了敌方,还让胡琏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并被晋升为十八军副军长。

晚年的生活:

1974年退役之后,胡琏开始致力于研究宋史及近现代史,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情。他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书籍,其对于历史事件细节记忆犹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讲历史讲得最好的人物。1977年6月22日病逝于台北,当时享壽七十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