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2年九江二中毕业后,蒋健兰又在1956年武汉大学中文系顺利毕业。她的兴趣点偏向戏剧,她曾参与学校的业余演出,如《求婚》、《升官图》等话剧。在大学期间,她还担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的编辑,并积极参与《小剧本》的创编工作。
随后,蒋健兰调往北京市立第十二女中任教语文,这段时间里她深入教学实践,对作文教学有着新的见解和方法。她总结并撰写了一些教材,为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广播教材贡献了自己的智慧。2002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她颁发了高级中学师资证书。
在22年的教育生涯中,蒋健兰不仅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更是对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突破。她退休后的生活,也未曾闲下来的忙碌。1981年退休后,她投身于戏曲事业建设,在此之前,她只是偶尔观看过一些川剧、越剧、闽剧等地方戏曲,但是在编辑部工作期间,她对话剧、歌剧和戏曲的创作与演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尤其是在结婚后,与久经新中国戏曲改革工作经验丰富的刘乃崇结合之后,她更是深入了解了更多关于戏曲界的人物和事迹,并尝试写下一些小型评论文章。这份热情也让她被邀请采访并撰写有关戲劇艺术家的文章,同时也帮助京劇表演艺术家记录他们的艺术经历。此外,还与刘乃崇合著了一些关于京劇及昆曲的小册子,以及与李笑非合作撰写的地方戲傳記,這些作品都获得了好评,并收录至中國文聯晚霞文庫。
蒋健兰不仅擅长学习使用各地方言,而且对于戲曲方面也有着虚心好学之心,因此,在为各種劇種老藝術家整理他們藝術經驗方面,有著豐富內容且語氣生動特點,這得到了許多戲劇與語言學專家的讚賞。她還幫助改編過幾個地方戲劇,並創作了一些京劇作品。而她的關心青年戲劇工作者文化水平提高的问题,使她成為多位從事於戲蹟雜誌工作青年編輯人員古文補習導師,並為他們提供提高審稿寫作水平的一些建議。
最后,由於對家族歷史以及對國家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抱持熱忱之故,蒋健蘭致力於將父親留下的書畫作品介紹給國人,並成功舉辦了他的畫展。此外,她還編寫並出版了父親詩集,以及翻譯發表他的一些著述。在這一生的旅程中,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上孝順父母,或是職業上勤奮努力,都獲得社會大眾的一致肯定。
标签: 热爱祖国的名人及事迹150字 、 爱国人物的故事50字 、 2023直通中考语文答案 、 最伟大的一百名中国人 、 无人取名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