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谁播的好听卢象升这个人如何

卢象升,明朝末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生平和事迹引人深思。早年在叛军中立下战功,逐步升至右副都御史高位。此后,他不仅成功击败了张献忠,还成为抗击清军的主力部队。然而,由于连续捷报,让他遭受了宦官高起潜的嫉妒陷害,最终被罢去尚书一职。

1639年,卢象升带领军队抵御清军,但最终因缺乏援兵,被困于巨鹿贾庄,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壮烈牺牲。这位一代名将的去世,对三郡百姓来说是一个沉痛损失,也是明朝的一个重大损失。不少朋友可能对卢象升这个人的为人还不是很了解,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几大特点。

首先,卢象升是一名身先士卒、勇猛无畏的人。他在战场上总是亲自冲锋陷阵,即便身为高级将领也不例外。在一次战斗中,他的仆夫和马匹都倒下了,他自己也中箭,却依然毫不退缩,这让敌人甚至称呼他为“卢阎王”。

其次,他是一名正气满满的人。在每次上战场之前,都会激励士兵们用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情怀去战斗,因此他的军队总能团结协作,一往无前。即使是在被困三天期间断粮断水时,他也坚持鼓舞士气,与士兵同甘共苦,最终突围成功。

再者,卢象升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他虽然拥有极大的权力,但从未贪恋权贵。当父亲去世时,他坚决要求回家丁忧,并且多次请求皇帝允许休假。但是,当皇帝拒绝他的请求后,他仍旧穿着孝服回到战场上,没有丝毫犹豫。

最后,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他意识到党争太重导致明朝屡屡失败,因此多次呼吁官员们放弃私利,以协调配合来增强斗志。而且,对未来战争有所预见,不仅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策略,而且向皇帝建议在关键物资方面做好准备,以免临时出现问题无法应对。

崇祯皇帝对卢象升充满信任,不断提拔他,最终授予他最高荣誉——兵部尚书,并赐予四次尚方宝剑。但同时,由于疑虑和恐惧,又默许杨嗣昌、高起潜等人的阻挠,使得尽管名义上总指挥天下之师,其实际行动却受到严重限制。

最终,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卢象升英勇就义。这一事件也是明朝末年的政治与社会状态的一个缩影,而这样的优秀将领不能珍惜,无疑加速了帝国走向灭亡这一必然过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