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人口大爆发4亿人真的存在吗

探究明朝人口:从1.5亿到2.05亿的争论

关于明朝的人口问题,学术界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多数专家认为,明朝的峰值人口估计在1.5亿左右,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何炳棣等人的研究。而葛剑雄、曹树基等少数专家则通过对《明实录》和地方志等史料的深入考察,提出了一种更高的人口估算,即峰值人口可能达到2.05亿。

本文倾向于后者,即明朝峰值人口(以1600年为基准)超过了2亿,并且可能更多。这是因为历史发展并非线性增长,而是一个波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清代“人口爆炸”作为判断明代人口大小的标准,而必须采取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葛剑雄、曹树基通过大量史料修正了洪武年间的人口基数,他们认为洪武初年的民户和军户合计约有7,124万人。此外,还有一些不列入民户统计的人群,如僧道户、乐户、匠户和灶户,但这些人群数量不会太大,因此可以推断出明初实际人口至少为7,300万。

为了确定自洪武二十六年至万历二十八年的平均增长率,葛剑雄与曹树基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中国历史上的长期年平均增长率、刘翠溶关于族谱研究的成果以及当时记录中的描述。在这207年间,以每年5‰的增长率计算,明朝的人口由7300万增加到了2.05亿。

此外,当时许多记载显示江西、三省地区已极其稠密,有记录甚至提及云南迁移的情况。考虑到耕地面积并未显著增加,这也支持一个更高总人数存在的情形。在城市规划方面,由于卫生条件较好,可见商业繁荣与良好的生活环境,与传统观念相悖。但若真实情况如此,那么我们对于古代社会理解又要重新审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