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后是唐朝还是宋朝探寻严嵩的贤与不肖(图)

严嵩,历史上的第一个死在监狱里的宰相。他家的公子曾经自豪地说过:“皇家没我富,皇家没我乐。”严嵩的官场之路,可以总结为三大法宝。首先,他深谙“逢迎主上以求安稳”的策略,即刻时不失声誉、无论何时都要维护领导人的威望。其次,他巧妙地运用了“父子并进”的手段。在他的支持下,儿子严世藩逐步崭露头角,担任工部侍郎,并且实际掌握着重要职权。当严嵩处理政务时,大多数决策都是由他儿子来推动,而自己则坐镇于后方,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在需要的时候,即使儿子的行为有所偏差,由于父亲的庇护,他们也能免受牵连。最后,他精明地构建了一张复杂而庞大的亲信网络,以此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除了这些权谋手段,在教育和军事领域内,严嵩同样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甚至在人们去世后,还需购买好听的谥号,这反映出他对金钱与权力的渴望是极度强烈的。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严嵩利用职权索取贿赂,为那些并不优秀但愿意支付费用的人们创造了机会。这一点虽然被认为是不可避免,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当时科举制度中的腐败问题。

随着时间流逝,即便是一位宰相也不例外,最终会走向衰老。而嘉靖帝常常通过小纸条提问一些问题,但年迈的严嵌已经无法回答。此时,他只能依靠儿子解答。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嘉靖询问道士关于国家治理的问题,被告知是由于“贤未进,不肖未退”,这其中暗指的是严嵆。不久之后,当年的风云人物即将倒台:1562年5月的一天,一道诏书宣布,将两代人中的不肖之辈———包括两个孩子———处决;而那个曾经骄傲自满说:“皇家没我富,我更没有乐趣”、“我的家族比皇室还富裕、快乐!”的人,就这样因为一生聚敛财宝却最终空手而归。

《红楼梦》中所言,“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正是在提醒我们,无论做官多么显赫,最终都会化为一片荒凉。官员应始终铭记人民给予他们的地位和责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心态。否则,如果有一天有人轻松闲适地提出质疑:“今天下何以不治?”那么所有人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这样的教训,让我们深思:做官只是为了个人利益,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彻底失败。而如果能够真诚服务于人民,那么即使再怎么努力,也绝不会亏损任何东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