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奇骨贯顶朱元璋的面容既非丑陋也非美丽只是那一代的典范

在南京钟山风景区,游客们最喜欢的文创产品之一,就是一系列“萌萌哒”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玩偶。这些玩偶的造型,展现了朱元璋的高颧骨、粗眉毛、大耳朵以及下巴突出,这些特征让他的脸上布满了不少麻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朱元璋的形象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流传至今的画像有十几种,大致分为美丑两类,但哪一种更接近历史真实呢?

民间有一个故事,说当朱元璋称帝后,他曾经召集丹青高手来画像。一位画师将他画得极其逼真,让人难以辨认,便被朱元璋大怒斩杀;第二位画师则将他塑造成花样美男,也遭到了朱元璋的责问。在第三次尝试中,那位画师用心揣摩,写实描摹了朱元璋的脸型轮廓,并且模糊化处理其他部位,最终成功地得到他的赞赏。

《太祖实录》记载:“及上(朱元璋)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这说明当时的人认为他有一副英俊潇洒的大相。而《明史》则提到:“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这里所说的“奇骨贯顶”,可能指的是脑盖上隆起的一块怪骨,这与吴晗在《朱元 Scarlett 传》中描述的一般相符,即躯干魁伟、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粗黑眉毛和发亮的大眼睛。

然而,《太祖实录》的修订过程显示,对于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地方进行了修改,而对于自身形象,则保持了一定的正面评价。这意味着如果真的存在过分丑陋的地方,它们会被回避或淡化描述。而郭子兴初见并留下来的亲兵身份,也表明他至少对外观有一定好感。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出,不管是官方记录还是民间传说,都没有证据支持那个过度夸张而丑陋至极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时的人一般认为他的相貌就是那样的“奇骨贯顶”,但并不必然像一些民间传说那样极端地丑陋。此外,一些关于猪腰子脸或36个大麻子、72个小麻子的描述,在正史中从未出现,只是在百姓口头传唱之中流行开来,他们把这些看作是真正的真实样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