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陈受宜,着实有些出乎记者的意料。微卷的头发、一袭得体的格子连衣裙,你很难将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学者与我们印象中80岁老人的模样联系在一起。这位“80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同年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曾分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系和纽约公共卫生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9年进入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后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成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所),曾任副所长、所长。在科研与教学领域辛勤耕耘近六十载,陈受宜收获了满满的荣誉:1990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被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表彰为归国有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等。2015、2017和2018年入选全球动植物学高被引科学家。
其实,我并没有做过什么值得说道的事情,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太婆。”言语中的淡然朴实,透露出的却是这位耄耋老人历经岁月沉淀出的不平凡。爱国奉献守初心即便时光已逝,但谈及双亲,陈受宜依然记忆深刻。陈受宜的父亲陈世骧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昆虫学家、进化分类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毕生从事进化生物学及昆虫分类学理论研究。他始终坚守科学报国的信念,对于他的影响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宝贵财富。
父母对我的第一个教育便是要爱国,要始终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给祖国丢脸。” 陈受宜回忆道。在美国访 学期间,她牢记父母教诲,与期许,在那里她的事迹如同闪耀的一颗星星,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这份美好的影响也正通过她的教育工作继续向更多的人传递。
在我看来,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引导学生积极前行,每当有学生出国深造的时候,她会言辞恳切地告诉他们,“出 国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是为国家学习,你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要为祖国内争光!”实事求是崇实干自小父母对我的教育便是在“七五”计划和“863”规划实施期间,我分别被借调到中科院院部和国家 科委参与实施。她从没有因为手里的特权为自己或单位多谋取课题或经费,而是一本着实事求 是原则,以各个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公平合理科学分配。
通过言传身教,我将实事求的是作风继续下去。我不允许任何一项研究任务因为资金不足而停滞不前。我总是在寻找解决问题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让我们的团队充满活力。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像我这样严谨认真,不断追求卓越,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作为一个女性,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谦虚的心态,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成就蒙蔽了视线。我希望现在 的年轻人不要太注重眼前的成果,而应瞄准那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也是我最大的愿望——用生命去探索,用知识去服务,用热忱去激励他人,让这一路上走过的人们永远怀念这里的一片天空,一条河流,一棵树木。一句话总结:百折不挠,就像那绵延不断的小溪,它虽然曲折,却能最终汇入大海;坚持到底,就像那坚韧不拔的大山,它虽然遭遇风雨,却能屹立千古;勇敢追梦,就像那自由翱翔的大鸟,它虽然面临波涛汹涌,却能飞向蓝天白云。
标签: 建国后杰出人物 、 哪个烈士被做了人血馒头 、 有意义的中国历史故事 、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 、 关于伟大历史人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