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经典曲目黄兆欣京剧票友与昆曲票友的双重魅力

在高中的时候,我有幸遇到李孟云女士,她是我学习京剧和昆曲的启蒙老师。后来,我又师从了陈琪、李文敏和朱锦荣,专注于旦角表演艺术的研究。我对戏曲充满热爱,并且在读研究所期间,对程砚秋这个角色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此我撰写了一篇名为《传承与新诠——程砚秋表演艺术研究》的硕士论文。这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对程先生的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第一部分探讨了程砚秋发声方法,他不仅继承了传统青衣唱法,还能够将这些技巧应用到其他方面。第二部分分析了他编腔与行腔法,他能准确把握字韵,从而在各种音乐形式中游刃有余。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他的身段表演方法,不仅运用武术,还展现出了独特的旦角身体气韵。而第四部分则是关于他的表演风格与戏剧理念,通过对多部剧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倾向于悲剧角色,并形成了一种内敛而令人敬畏的风格。

除了继续学习和探索,我还曾参与多部传统京剧昆曲作品,如《思凡》、《下山》、《坐楼杀惜》等。此外,我还尝试将京昆结合当代各种表演艺术和不同的舞台类型,以创新方式呈现。在2007年,我组建了一支名为“京探号”的剧场团队,担任主演,推出了许多京昆创新实验剧。我也参与过电影、舞台剧、现代舞等多样化的艺术项目,如《金刚心》、《与你共舞》(优人神鼓)等。

我也参加过一些电视节目,比如客家电视台播出的客家戏《刘三妹》,饰演Oharu(阿春)。此外,在2011年的毕业制作中,我还参與了一個名為「浓稠雾」的現代戲劇作品,以及於2012年參與了一場名為「王紫稼」的肢体舞蹈劇場製作。在這些經歷中,我不僅深化對傳統戲曲藝術的理解,也學會如何將其融入當代藝術形式之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