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湖北襄阳人,1961年6月出生,祖籍同。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湖北省襄阳市书协理事、全国公安书协会员。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洪彪书法高研班2014级班委,并供职于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分局。
其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湖北省首届及第六届书法展等多次重要展览,获得“中国兰亭奖”优秀奖、“卫士之光”银奖和“公务员大赛”银奖。作品被多家文博单位收藏,如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并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或群体展示。
名家评说——刘洪彪:“马武小我七岁,但与我同时入选全国第五届篆刻展,可谓同道中人。他后来又入选各类重要展事,并获多次荣誉,被授予‘隆中文化名家’称号。”
对此,我深感欣慰。我无需给他讲基本技巧,只需共同探究当代学家的综合素养与艺术通感。我发现马武近期更有文雅气质,其字笔意境悠然如宋时傅察所言,“悠然得佳趣”。这是我的追求,也是对学员的期待。
关于我的观点:
(一)不同于写字的区别
書法乃漢字內涵與情境之表達,不僅寫好看,更須傳情達意。而寫字則僅為記錄或表述,无须传达情感。書法與寫字易混淆,是當今江湖錯誤常見觀念之一。
(二)對漢字敬畏心不可弱化
汉字源遠流長,是中华智慧結晶。歷史推移下,它們創造了獨特的書藝。在記載過程中發現並發揚了抒情性與藝術性,使它成為我們民族智慧傳承之根基。不論新形勢如何變遷,对汉字的敬畏心不可随之削弱,更不可借着创新与创意掩饰其本質。
(三)臨摹是學習古人的必經路徑
古碑帖临习不仅认识优秀文化艺术,更是在向古人学习过程。这通过认真临摹掌握技艺,从古人的肩膀上去取精用宏,以发扬我们書藝。此路漫长,但继承発扬便是其中意义所在。(四)
書法魅力所在
練習數十年的書者,我總問自己:我的作品給欣賞者帶來什麼?今日功用消退後,我們以何種方式感染欣賞者?答案唯有內容與筆墨形式這兩要緊因素相結合才能完成真正作品,引領觀者至審美界別受啟迪產生美感,這正是我堅持方向。
(五)快慢速皆相對
速度快慢差異,在於對轨跡形態把握;即使疾如闪电亦可视为中规中矩;而緩如蜗牛若呈现残破,则為“疾势”。因此,即便最快速度也能视作恰到好处,而最缓速度若無序则失去效用。
(六)成長無捷径可走
一个伟大的書家成长需要漫长艱辛,只有方法正确加勤奮努力方能成功,没有捷径。一位師傅非但技術精湛,而且道德修養高尚學識渊博的人格魅力才會讓人喜愛他的文字。但最終是否知名關鍵不單純技術,而是個人的品德修養,以及他們的知識背景。
标签: 中国历史100个故事 、 语文书上初二诗配画图片 、 中国历史近代人物 、 你知道哪些热爱祖国人物事迹 、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传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