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将3名航天员送入了天和核心舱。未来3个月,这些航天员将在空间站上工作生活,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确无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8所试验与测试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侯玮杰对此充满信心。他相信,通过实验室中的实物仿真实验,可以确保这些航天器在太空中能正常运行。
除了这个项目,侯玮杰从业6年,他组织实施了多个型号航天器任务仿真试验系统的研发工作。他的职业生涯始于2003年,当时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这一事件激励他追求科学探索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十分扎实。
2015年,侯玮杰正式成为一名航天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8所工作。他开始从事航天器微低重力模拟与仿真技术研究工作,这涉及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专业,与他所学的火箭发动机专业截然不同。但他没有感到遗憾,因为他喜欢物理学家钱伟长说的一句话:“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为了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知识,侯玮杰查阅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能找到的各类中外文献。他必须加快学习速度,为此他发明了一套关键字阅读法。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不能读得太快,因为文献中埋着不少“雷”。最终,用了一年半时间,他系统掌握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知识。
2018年,侯玮杰接到了为嫦娥五号进行微低重力仿真试验的任务。在这次试验中,他们使用气浮轴承来模拟太空微低重力的环境。然而,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剧烈抖动的问题,最终他们发现问题出在气浮轴承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设想加上减震器,但后来又发现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此时,他们意识到需要制作出性能更加优良、载荷更大的重载气浮轴承。
经过十几个月的昼夜奋战,以及与湖南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合作,最新的气浮轴承终于成功应用。这次新旧两代气浮轴承相比,让记者感受到了明显差异:新一代气流更有力,而表面上的细小孔对制作工艺要求极高。
最近,由于包括空间站角动量管理气浮式全物理仿真试验系统、空间站光学舱超大型单轴气浮试验系统、空间机械臂零重力模拟试驗系統等多个試驗項目,由於這三個試驗各有其難度和挑戰性,這也是他們目前正在投入努力的地方。而且下半年他們將投入到嫦娥七號項目,即开展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这是继嫦娥五号环月轨道交会对接之后,又一次勇往直前的探险征程。(陈曦)
标签: 民国美男子 照片 四大 、 前十名 烈士名单 、 我们中国的伟人有哪些 、 爱国人物的故事 、 2023年中考历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