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珠,男,京剧武旦。原名宋宝禄,号颖之。祖籍天津,生于北京崇文门外河泊厂一个渔行家庭里。一九三零年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字班学生,他的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动作敏捷干净,让老师们看中他是武旦材料。在校期间,他学习了老生的和小生的基本功,并受到了多位京剧大师的指导,如张善亭、朱玉康等老师传授他跷功、出手技巧,以及武打艺术;阎岚秋、朱桂芳等老师教会了他《打青龙》、《金山寺》等经典剧目。
王瑶卿亲自传授他《四郎探母》、《雁门关》、《贺后骂殿》等戏,而程砚秋则教授了《玉狮坠》和《游园惊梦》,尚小云授予他的《金山寺》,荀慧生教授了《花田八错》,筱翠花则传授了《辛安驿》,梅兰芳也曾多次指点其在演出中的表现。他不仅接受这些高水平的教学,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将各个方面的精华融会贯通。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众多名师的悉心教诲及自身刻苦练习,再加上对艺术道路上的“多学、巧练、精研、善择”的坚持,不断探索表演技巧,最终脱颖而出,被誉为“四小名旦”。他不仅创立了一种以武旦挑头牌、新唱法称为“大轴儿”的先例,而且还主建了著名的“颖光社”,在京城一带进行巡回演出,以其独特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宋德珠幼时就展现出了良好的舞蹈基础以及优美的人物形象。他能够将各种自然动态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使得他的每一次舞台表现都充满活力与吸引力。他把孔雀开屏时那稳健的大方化为了舞台上的姿态,把鹰击长空时那矫健敏捷化为了动作流畅,把鸟儿展翅起飞或落地时那瞬间美丽化为了舞台上的转换,使得他的表演既轻盈又刚猛,又婀娜又勇猛,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1960年,他加入河北省京昆剧团,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在1972年调任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期间,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包括知名梆子女伶王丽君。在1980年被聘为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委员,在1984年的病逝前夕,他留下了一片丰硕的文化遗产,为中国戏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标签: 抗日英雄事迹300字作文 、 历史人物故事读后感300字 、 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作文 、 名人小故事历史 、 12.4国家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