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三位老婆写真高华探索京剧票友世界

在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岁月里,高华不仅是京剧票友中的佼佼者,更是一位有着深厚艺术修养和非凡演技的人物。早年,他得益于王瑶卿和梅兰芳这两位京剧大师的悉心指导,与程砚秋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师友关系,而程派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更加精湛,不逊于赵荣琛。

1938年,那一场与杨宝森合灌《桑园会》唱片的事迹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随后,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高华又与梅兰芳同台演出了一系列义务戏,其中包括第一天全台独演《碧玉簪》,第二天则是《能仁寺》的精彩表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都是由程砚秋原班人马呈现,他们中还有鼓师白登云、琴师周长华,以及高实秋所取代的位置。这段经历对于高华来说,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探索。

1959年,当高华在台北上演了《六月雪》,周长华已经不再能够为他伴奏。他不得不请来王克图来操琴,以弥补这一空缺。这次粉墨登台对他来说,是一次特殊而珍贵的体验。此后,他开始自学,并训练了一批学生,录制了许多说戏和唱片,使其流传至今,这些作品包括《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江油关》、《梅妃》、《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此外,由周长华伴奏过的部分作品仅限于《朱痕记》、《柳迎春》、《龙凤呈祥》以及几段其他曲目。而香港名琴曾世骏,则为他的吊嗓伴奏提供了支持,为我们留下了如《梅妃》、《骂殿》(或称“破阵子”)以及《马昭仪》的绝美旋律。据说,在解放前,有一次唐炘还为他弹过琴。

吴小如先生曾撰文赞誉过这个艺术家的故事,其才艺卓绝,让人感受到那份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于艺术追求的热情和执着。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在战争之中,一群追求完美的声音也没有停止他们的心灵之旅,而这些声音,如同时间中的守护者,将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