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网高适文学的渔舟在知识海洋中航行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以其雄健的笔力和奔放的气势,在盛唐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的诗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生于7世纪末至8世纪初,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波折,他曾游历长安,但未能如愿以偿。他有游侠之风,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并与李白、杜甫等同辈结交。

高适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边塞诗,这些诗歌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数写边塞生活,他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也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不忍鞭挞百姓的情怀。

他曾因推荐而应举,授封丘尉,但后来因不能忍受作为官吏所需做的事情,而辞去职务。此后,他再次回到长安,一度进入哥舒翰幕下,为掌军事事务。但当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也卷入其中,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等职,最终官至左散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侯。

《旧唐书·高适传》评价他:“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那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让我们在这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与高适一同寻觅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文精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