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8年,许姬传随父赴淮安后,跟随祖父居住在杭州。在那里,他接受了外祖父徐子静的教育,并学习昆曲。初期他主要唱老生和官生,受到了宗叶怀庭的影响,并专注于四声和气息的运用。他还精通吹笛子,并在1916年冬季初次遇见梅兰芳,从而对昆曲《佳期拷红》等有了深刻印象。
1920年,许姬传到天津任职,在直隶省银行文书科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曲家恽兰荪并学习度曲技巧。之后,他又回到上海,在会乐里等地参加曲会,与吴昌硕、刘翰怡、周梦坡等人共同演唱《弹词》、《惊变》等剧目。
在天津居住十年的时间里,许姬传曾与程砚秋研究昆曲《思凡》,并为其拍摄音乐和吹笛子。而他的堂兄许伯明则介绍给他陈彦衡,这位学者是谭鑫培唱腔研究的专家。陈彦衡指导许姬传学习皮黄派的吊嗓技巧,并一起出版了《燕台菊萃第一辑·四郎探母》的工尺谱。
1931年5月,他们合作出版了一本关于皮黄派京剧歌词解析的书籍。这段时间内,他还参与演出多部京剧,如《空城计》、《捉放曹》、《探母坐宫》和《御碑亭》,严格遵循老谭派唱念规范。此外,他也热衷于收藏书画,与吴湖帆这样的艺术家交流思想。
从1950年开始,许姬传与梅兰芳合作,为其处理文墨事宜。他记录并整理梅兰芳的一生,最终出版了三集,对戏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他们继续合作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包括大量关于梅兰芳昆曲艺术内容。
1952年,他们前往维也纳参加世界和平会议,然后访问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进行演出。在这次旅途中,《思凡》的伴奏音带由许姬传掌握制作。此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离开北京搬到了铁狮子胡同生活八年。晚年的他与朋友们如吴晓铃、叶仰曦、朱家溍、邹慧兰一起清唱古琴作品,同时崇尚起司笛器材。1978年,当美籍知名曲家项馨吾返回中国时,许姬传邀请他们来北京举行欢迎仪式,让项馨吾亲自撅笛表演几首经典之作。
此外,还创作了一首散调叫做《春农》,由叶仰曦谱写,而邹慧兰负责舞蹈排练。这位戏迷不仅参与北京昆曲研习社活动,还成为正式成员之一。在1983年,其回忆录被发表于中华书局,而1986年的合著则是对已故艺人的致敬之作。当他的耳朵失去听力时,他依然保持着笔下的活力直至1990年的逝世那一年。此后,其遗著——包含众多论述昆曲艺术的话题——最终在1994年に再次面世,以纪念这位戏剧爱好者的丰富贡献。
标签: 中国最出名的故事 、 2021年中考历史知识点 、 历史人物故事读后感 、 历史上的中国近代史 、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