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8年,许姬传随父赴淮安后,先是在杭州与祖父居住期间,从外祖父学习昆曲。初期,她主要唱老生和官生角色,以宗叶怀庭的唱法为主,注重四声和气的运用,并获得《弹词》、《酒楼》等多部戏曲的演出机会。1916年冬,她在杭州遇到梅兰芳,并观摩了他的剧场表演,其中包括昆曲《佳期拷红》。
1920年许姬传前往天津任职于直隶省银行文书科,在那里她结识了著名曲家恽兰荪,并学习度曲技巧。在上海期间,她还参与了多次曲会,与吴昌硕、刘翰怡、周梦坡等人共同演唱。她还曾与程砚秋合作研究昆曲《思凡》,并为其拍摄伴奏音乐。
在天津十年的生活中,许姬传不仅在财政厅秘书任内工作,还结识了谭鑫培的唱腔研究家陈彦衡。1931年5月,他们共同出版了一本工尺谱作品《燕台菊萃第一辑·四郎探母》,并且在上海继续研究皮黄剧目,如《空城计》、《捉放曹》、《探母坐宫》、《御碑亭》等。
许姬传不仅擅长昆曲艺术,还有着浓厚的书画收藏爱好。她结识了许多书画收藏家,如吴湖帆,并且与梅兰芳合作,为他处理文墨事宜。在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后期,她记录整理了梅兰芳的大量作品,如《舞台生活四十年》的三集,以及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昆曲内容。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姬传离开梅宅居住于铁狮子胡同八年之后,她又开始重新进行清唱活动,与友人如吴晓铃、叶仰曦、朱家溍、邹慧兰一起崇光起司笛。在1978年美籍著名曲家的项馨吾来访时,许姬传组织了一次欢迎宴会,让项馨吾撅笛演绎两首经典散曲:[一枝花]及[货郎儿]。
此外,她还创作了一首散调歌舞剧《春农乐》,由叶仰曦谱写排练,由邹慧兰编排舞蹈。此外她还是北京昆曲研习社联合社员,也是该社恢复活动后的正式成员之一。她的自述录本《七十见闻录》(1983)以及关于梅兰芳的一些回忆(合著于弟弟源来的记忆)(1986)均已出版。此外,在晚年的耳聋之后仍持续笔耕,其遗作收录于1994年的 《艺坛漫录》(1994),其中包含对昆剧艺术论述丰富内容。
标签: 100位历史人物 、 中国十大伟人排行榜 、 简单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手抄报 、 风华绝代之绝色美少年 、 香港四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