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远,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以半把剪刀切割出一片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生于山区的闭塞之地,但未被贫乏的文化环境所束缚。中学时期,他便开始了对乐器的探索,逐渐掌握了一些音乐技巧。在那个时代,每个地区都在演绎“样板戏”,岳西剧团因此扩大招生,徐志远几乎是被他们发现并带入剧团成为鼓手。
尽管不是自愿,但他最终还是走上了舞台。这段经历让他不仅学会了作曲,还独立完成了唱段和歌曲创作,这增强了他的信心。当年轻人只有21岁时,他就能独立完成小戏创作,从而成为了一个全面的音乐家。随着恢复高考,他又萌发了进入大学的梦想。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招收学生,竞争激烈,只有华东地区8个名额可用。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安徽省唯一的学生之一徐志远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
在那里,他师从何占豪、刘如曾教授等学者,在充满挑战和压力的学习氛围中成长。他毕业后选择回归故乡,而非留校,这正是他职业道路上的转折点。在1991年推出的黄梅戏舞台剧《红楼梦》中,徐志远展现出了其对于如何融入现代元素到传统艺术中的思考与实践。此外,《秋千架》的成功更是证明了他的创新能力与实力,使得他成为当代地方戏与现代艺术结合的一股力量。
除了作品创作以外,徐志远也致力于学术研究,并发表过多篇论文,如《黄梅戲通論》、《試論程長庚對京劇音樂的貢獻》等。他还担任《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责任编辑,并主编岳西高腔分支。这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坚信,“黃梅文化”必须不断创新,不仅要守护经典,更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他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对青年一代进行传承与启迪,为民族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标签: 2021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 cctv电视连续朱元璋 、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 中国历史人物资料卡 、 最近发生的中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