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教育科研网傅向东揭秘水稻高产低肥之谜

《科研前沿》:傅向东揭秘水稻高产低肥之谜

在春节期间,一则关于“傅向东团队发现赤霉素信号传导新机制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新发现不仅荣登《科学》杂志封面,而且在业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研究成果是傅向东十多年来对植物赤霉素信号传导和氮素响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究。

傅向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曾题字:“创新为民,惠泽五州”,这正是他工作初心和快乐源泉。他对遗传学的兴趣自高中时期便开始萌生,在中学生物课中,他对于人类ABO血型的遗传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当他选择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时,并未受到外界压力所动摇。

留学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期间,傅向东师从著名遗传学家尼克哈伯德。在上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使全球水稻产量翻番,但其后半矮化育种带来的问题——氮肥利用效率下降——让科学家们陷入困境。傅向东用实验证明了这一事实,并系统比较了带有“绿色”矮秆基因和不带矮秆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生长发育和氮素代谢影响进行了分析。

回到国内后,尽管条件有限,但他选择回国并加入中科院遗伝与発展生物学研究所,这里是水稲功能基因组學研究的国家队。他希望通过分子育種來提高作物產量,並且愿意将个人的兴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傅向東團隊找到了與植物氮素吸收及利用率密切相關的GRF4基因,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绿色”矮秆育种伴随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他还找到了赤霉素和氮素协同调控水稃分蘖关键基因NGR5,以及阐明NGR5介导赤霉素信号傳導途徑調控水稃氨態使用效果機理。

作为一位温文尔雅的人物,他对学生充满关怀,每当学生们去海南育种基地的时候,他总会请他们吃饭喝椰汁,与他们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琐事。他要求学生们要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不要简单模仿别人,更不要盲目跟风。他认为做科研就是要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而不是平庸之辈或追随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