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之魂徐志远与你同行送上一首又一首动听的歌曲

徐志远,黄梅戏之魂,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将黄梅戏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的音乐作品,如《红楼梦》、《秋千架》,不仅在形式上创新,而且在内容上融入了时代感,受到了广泛好评。徐志远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更是一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如《黄梅戏通论》中的音乐章节,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黄梅戏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出身于山区的闭塞环境,但徐志远从小就展现出了对音乐的热爱。他自学各种乐器,并逐渐掌握了创作技巧。在剧团中,他开始尝试作曲,不久便写出了受演员欢迎的小唱段。这股创作热情让他在21岁时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小戏,从而开启了一条专业作曲家的道路。

经过艰苦的努力,徐志远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那里他得到了优秀师傅何占豪、刘如曾教授指导。在毕业后,他放弃留校机会回到家乡岳西,为当地文化做出贡献。1991年,他参与创作的《红楼梦》舞台剧,是他早期重要作品之一。此外,还有1998年的《秋千架》,这部作品以其独特风格获得了巨大成功,被誉为“试验”中国地方戏与音乐剧结合。

除了表演艺术,徐志远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他撰写过多篇论文和著作,其中包括《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的贡献——兼及皮黄腔在安徽合流》的深度分析,以及关于角色音色造型设计等专题。这份对传统艺术深厚了解,让他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责任编辑,并主编岳西高腔分支主编工作。

作为一名前卫人物,徐志远提倡创新和多元化。他认为,“现在我们的民族艺术遇到了空前的压力”,需要更多尝试和新鲜血液来维持活力。他的一生致力于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使黄梅戲成为一种更加吸引人的文化产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