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五朵金花中的孙怀仁旦行演员与导演的双重魅力

孙怀仁:黄梅戏中的旦行演员与导演,化妆技艺的传承者

在1950年,她踏入了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的殿堂,从表演的世界中接受了严格的锻炼。1958年,当梅兰芳带着她的金色舞台来到安徽,孙怀仁有幸目睹了她主演的经典之作《打焦赞》中的杨排风一角,那份对角色细腻刻画和精湛技艺深深吸引了她。在那次邂逅后,梅兰芳不仅给予了她最高级别的一致认可,还亲自指导她的化妆,让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女生学会了一种挑花线动作,这一切都被印刻在孙怀仁的心灵深处。

进入黄梅剧团后,她如鱼得水般游走于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娃娃生的众多角色之间,在严凤英和王少舫等艺术巨匠面前担任配角,通过耳濡目染,她收获颇丰。1980年,当她进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时,她开始系统地学习各流派戏曲理论,并且经常自编自导自演,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回归剧团后的首次海外巡展是对她的考验,也是成长的一大里程碑。她不仅挑选出了马兰这个才华横溢的新星,为其定下龙女一角,更成功地推出了《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三部作品被誉为“马兰三部曲”,也正是孙怀仁心血结晶。而作为一个学过表演出身的人类师傅,她更懂得如何帮助 演员找到正确的表现方式,以此塑造人物形象,对于那些尚未成熟的青年艺术家来说,是一位理想的情感支持者。

退休之后,即使身处安逸之境,但孙怀仁仍然将眼光投向黄梅戏未来的发展。她坚信,要让黄梅戏继续焕发光彩,就必须时刻记住观众的心声,让他们能够喜欢上这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牺牲掉这一门艺术所蕴含的心血和精髓。在黄梅戏历史的大舞台上,孙怀仁不仅是一名卓越无比的小小学徒,更是一个既能跟随先辈探索,又能引领后人的时代楷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