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唐朝李隆基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乃是睿宗李旦之子第三个继承了大唐帝国的宝座

唐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在东都洛阳的怀抱中诞生。自幼展现出过人的智慧与果敢,以及多才多艺的天赋。他最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并历任卫尉少卿和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在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他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成功铲除韦后集团,终结了她对朝政的控制。李隆基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就是民间广泛称呼的唐明皇或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然而,他并非一开始就登上了帝国之巅,而是先于父親李旦禅让继承了帝位,在长安太极宫正式宣告自己成为新一代的统治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隆基不仅确保了自己的权力,还通过废死太平公主来巩固其地位。这段期间,他还注意到内部管理问题,并任用了一系列贤相,如姚崇和宋璟,以励精图治。他在位前期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勤于政事,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和扩展唐朝的地盘。但到了晚期,由于他逐渐疏远政治、宠信奸臣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以及对杨贵妃过分宠爱,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其结果严重削弱了国家力量,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伏笔。

在天宝十五载(756年),他的儿子李亨即位,将他尊为太上皇。在历史上,尽管有许多人批评他的个人生活方式以及政策失误,但同样有人认为他曾经带领中国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过,一些批评家指出,即便是在这个盛世中,他也未能避免个人的过错,最终导致国家衰落。司马光曾评价说:“虽然圣人以道德作为他们的事业,但是仁义却是他们快乐的事情;因此,即使他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用粗糙衣物吃起糙粮也不感到羞耻,只是担心花费过多而劳民伤财。” 他还评论说:“当一个伟大的君主享受繁华富贵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要高超无敌,不只是为了娱乐自己,也为了夸耀给别人看。”

不过,正如苏辙所言,“唐玄宗、宪宗都是恢复强盛时期的君主”。尽管如此,他们都没有能够坚持到底,因为这两位君王分别在开始时表现得很好,但最终却未能保持这种状态,因此最终失败。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评价“只有前半生才能做成事情,而不能完成整个生命”的原因之一。而且,有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唐明皇不会做好皇帝”,因为他的前半生似乎更擅长处理事务,而不是后半生的放纵生活方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