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清末名臣,教育家与藏边功臣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陕西省三原县人。其一生涉足多个领域,为国为民尽力,留下丰富的历史记忆。
早年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两位学者,其敏慧过人,对教育有着深厚的热情。在广东期间,他曾任知府兼兵备道,并在宁远知府任上展现了卓越的治理能力,被誉为“威信过人,汉夷悦服”。
1914年至1917年间,他先后担任高雷道尹和粤海道尹等职务,在此期间积极整肃吏风除暴安良,其政绩显著。然而,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王典章坚决反对,并辞去职务以示抗议。
1921年,他回到江苏,与当地官员合作筹办赈灾事业,在沪宁、沪杭铁路税务总局工作期间,更是认真整顿风气,使得所属各局风清弊绝。
1932年末至1937年初,王典章历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他不仅主持了救济灾民的工作,还亲自校刻杨仲珊诗文集等,使之流传后世。在抗战初期,由于身患疾病而辞去公职,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生活,最终在1943年的8月10日逝世。
作为一个文化爱好者,王典章收藏古玩字画尤其精通,对唐宋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有着独到的鉴赏能力。解放后,他捐献了一批珍贵文物给国家,其中包括马远《深山虎啸图》等珍品。
此外,王典章还是西北地区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与于右任先生合资兴办了西安首家电影院——“民光电影院”,开启了西北影视行业的序幕。
他的恩师刘光贲、柏景伟均为关中文化巨子,其尊师重道精神影响深远。在刘、柏先生去世后,他曾经致力于编辑他们遗作,为推广他们学术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还创建了植本小学,在乡村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来说,王典章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不仅在政治、军事领域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物。
标签: 爱国人士的名字及事迹 、 现代名人录5000历史人物 、 适合四年级讲的历史人物 、 红色经典 人物 、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