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及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对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等有所影响。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后,他曾任翰林院编修,因受咸丰皇帝赏识,被放任河南学政,但因试题问题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而被罢官。之后,他在苏州潜心研究四十余载,以经学为主,并涉猎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以及戏曲、小说和书法等领域。
俞樾生于湖州府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是晚清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的代表人物。他先后在紫阳书院、杭州沽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和菱湖龙湖书院教授,有“门秀三千”之称,其中包括国學大師章太炎。他的著作《春在堂全集》五百卷,是他一生的成果。
自道光三十年(1856年)殿试中第十九名进士起,俞樾历任翰林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及河南学政。然而,由于出题试士问题,被革职回乡。他以读书教育著作为生,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教育工作。在咸丰十年(1860年),他避战乱居住新市镇期间,还对宋朝觉海禅寺《雷部火》轶闻进行考证,从而破解了千古之谜。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仙潭文社更名为仙潭书院,以振兴文化,其时已辞去教席的俞樾撰写了《仙潭书院碑记》,并篆额。此碑至今仍珍藏于德清县博物馆,为后世传承文化留下宝贵资料。
俞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造诣博得盛誉,如其诗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曾获得曾国藩赞赏,并将其作为自己诗文集总名——《春在堂》的灵感来源之一。此外,他与朝廷要臣李鸿章同科进士,又同受曾国藩赏识,在逆境中得到李鸿章支持,使他的人生走向新的高峰,也成为朴 学大师的一代代表人物。
简朴但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是他的生活哲理,即使遭遇挫折,也能从容面对,这正如他的小园曲尺般简单却蕴含深意。这份宁静背后的坚韧精神,让人们敬仰这位朴 学大师。
标签: 英雄的故事50字 、 儿童经典故事100篇 、 十大英烈 、 冰心经典语录名言100句 、 纪录片百年中国1至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