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秉忠,字仲晦,以初名刘侃、信佛改名子聪,任官时取了现今的名字。自幼聪颖,在八岁那年就能一日诵读几百言的文章。我在十三岁时便做过人质,十七岁的时候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这样我就可以更容易地照顾我的家人了。当我作为令史工作时,我常常感到郁闷,一天,我感叹道:“我们家世代为官,但难道说我宁愿成为一个小吏吗?大人物生来就是要等待机遇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于是,我决定辞去职位隐居在武安山中。
很多年后,当元世祖即位之前,他听闻到了我的才华,就通过海云禅师找到了我。我拜见了元世祖后,他对我的才华印象深刻,不断地向他请教。我研究书籍无所不学,对《易经》和宋邵雍的《经世书》尤其精通。而且,对于天文、地理、律历和占卜也都有深入的了解,无论是国家的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如同指掌一般熟悉。元世祖非常宠爱我,让我留在身边供职。
当我的父亲去世后,我回家奔丧,元世祖赐给我金币百两用于治丧,并派遣使者送到邢州。不久之后,因为服丧期满,他召唤我回到和林。在那里,我上书给他多达数千言。他对这些意见赞赏有加,将其中的一些采纳为国策。我还建议:“邢州原本户口有一万余,但自从出兵以来,只剩下不足数百,如果派张耕这样的良吏去管理,那么一定能够恢复旧日繁荣。”因此朝廷任命张耕为安抚使,而刘肃则担任副使。不久,即有流民重返农田,使得邢州升级成为顺德府。
除了这些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我的建议,“鳏寡孤独废疾者宜设孤老院给衣粮以为养”,忽必烈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下诏救济全国鳏寡孤独废疾之人。此后,元朝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收养困难群体制度。在至元八年的规定中,每路设立了一所济众院;至至元十九年,又每路设立了一所养济院,并明确规定收养标准及操作流程。这一切都是基于我的智慧和献上的建议。
标签: 爱国人物事迹作文 、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100篇 、 战争时的英雄人物 、 岳飞32代后人现状如何 、 名人人物传记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