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有28案,人数19万余人;零散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2014年9月,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死难者遗属登记”阶段性成果。已征集登记1513名死难者遗属,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272个家庭,年龄最大90岁,最小只有3岁。纪念馆呼吁希望更多遗属前去登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在世的幸存者仅剩100多人。已有272个家庭共计1513名死难者遗属登记,采集了175名遗属的签名和手印。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央、在南京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央总、、主席习出席仪式。
2015年10月9日,《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据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显示,中国提交的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民和平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
事实上,有关历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重申,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
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这段历史,是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的公然挑战,与日本开历史倒车的错误行径一脉相承,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负责任态度妥善处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