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中原大战的后果

在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全部被打垮,为蒋介石收编。原西北军控制的陕、甘等地全部被蒋军占据。阎锡山的晋军仍占据着山西。桂系龟缩回广西。


(作者:白寿彝,中国着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经过中原大战,蒋介石集团在军事上、上确立了优势地位,进一步在全国推行法西斯统治。
1.在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全部被打垮,为蒋介石收编。原西北军控制的陕、甘等地全部被蒋军占据。阎锡山的晋军仍占据着山西。桂系龟缩回广西。从此各派失去了问鼎中原的实力,蒋在军事上确立了优势地位。
2.中原大战的另一后果是内改组派和派的消失。1929年至1930年11月,陈公博、汪精卫等改组派利用各实力派的军事反蒋活动,鼓吹“护党救国”,在上倒蒋。1930年8月7日,改组派与谢持、邹鲁等派首脑联合阎、冯等在北平召开“中国中央党部扩大会议”。9月1日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大纲》,推选阎、汪、冯、李等七人为国民政府委员,阎为国民政府主席。因军事上失利,扩大会议迁往太原继续举行,10月27日通过《中华临时约法草案》。倒蒋军事行动失败后,11月初,改组派及派成员离开太原,各奔东西。扩大会议最终破产。从此作为的派别的改组派和派就消失了。
3.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召开国民会议,制定训政时期约法。1930年10月3日,蒋介石从中原大战的前线致电中执会,提出召集国民会议,制定“训政时期约法”。1930年11月12日,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召开国民会议案,议决1931年5月5日举行国民会议。1931年2月28日,蒋扣押了反对制定约法的胡汉民,并将其软禁于南京汤山。3月2日,中央通过蒋介石提出的《训政时期约法案》,同时成立约法起草委员会。
5月5—17日,国民会议在南京召开。蒋介石致开幕词,公开鼓吹法西斯主义。他说,主义“不适合于中国产业落后情形及中国固有道德”;由于中国没有英美“长期演进之历史”,行之必生纷乱。“意大利法西斯蒂党当政以前之纷乱情形,可以借鉴”。法西斯蒂之理论“操之者即系进化阶段中最有效能者”。“今日举国所要求者,为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蒋介石鼓吹法西斯主义是为他建立统治、消灭内的异己力量、剿灭党服务的。
国民会议通过了《训政时期约法》。它是对1928年10月通过的《训政纲领》的系统化。《训政时期约法》以法律形式将的国家体制固定下来,蒋介石个人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4.中原大战后,奉系势力伸入平、津、河北,扩大了地盘,但一时无意与蒋介石控制的中央政权抗衡。蒋介石要削弱和消除的地方军事集团主要是两广,并且暂时达到了目的,这样就使蒋介石可以更大的力量去“围剿”红军。
5.东北军大量进入关内,减少了在东北的军事实力,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占领东北的野心日益膨胀。
总之,中原大战的结局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选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目责编:紫天爵

标签: